陈亮委员:
您提出的文化建设类28号《关于释放自治州文旅产业消费新动能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昌吉州拥有“双世遗”“双5A”、百里丹霞、新疆大剧院等核心文旅资源,具备发展文旅产业的坚实基础。在当前文旅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释放文旅产业消费新动能,对推动自治州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发放文惠卡:已正式启动昌吉文惠卡的发放工作,有效激活了“新疆人游新疆”“爱家乡,游昌吉”本地游市场经济,拉动了各级工会职工群众、大中专院校生和老百姓的文旅消费。
(二)举办主题活动:成功引进自治区“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活动,并完成初步工作方案。2025年将举办百里丹霞风景道发车仪式、“5·19中国旅游日”、“乐享假日·幸福昌吉”文旅消费活动周等重点主题活动,提升昌吉州文旅影响力。
(三)推出旅游线路:已谋划推出十条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十条中小学生研学线路,并组织各大旅行社做好市场化推广,提升了线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 组织夜间文旅活动:组织重点景区与汇嘉时代广场、小吃街、天山北麓葡萄酒风情街等夜间消费街区达成合作,设置了宣传赠票点和非遗文化演出小舞台,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旅游体验。
(五)打造旅游新业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科技化手段和网红文化,打造“物产+潮品”的旅游新业态,部分项目已投入运营并取得良好反响。
(六)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指导天山天池、北庭故城、江布拉克、康家石门子等景区提升文化内涵,“新疆文化之窗”项目也在加快推动落地。
(七)推广文旅IP:支持拍摄推广《爱如天山不化雪》微短剧,在新媒体平台大力推介天山天池美景和西王母文化,该微短剧已成为昌吉州文旅爆点IP,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
(八)引进新项目:支持天山天池、江布拉克、百里丹霞等景区引进适合年轻群体的低空飞行项目,北庭故城、鸣沙山·胡杨林开发数字化全息实景项目,部分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即将对外开放。
(九)推广“昌吉好礼”:已指导全州4A级以上景区布设“昌吉好礼”形象店,并每年推出一批“昌吉好礼”游客伴手礼,受到游客的广泛喜爱。
(十)发展融合产业链:将回民美食、番茄、鹰嘴豆、羊肉、粉条等特色农产品与康养旅游、银发旅游相结合,疗养+文旅融合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相关配套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文旅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部分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质量。
(二)专业人才短缺。文旅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的开发运营需要专业人才,但当前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市场竞争激烈。周边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治州文旅产业在品牌打造、产品创新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与高校文旅专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针对性培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端文旅人才,提升产业发展活力。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文旅金融产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建设,缓解资金压力。
(三)强化宣传推广协同:成立文旅宣传推广联盟,整合各方资源,统一打造自治州文旅品牌形象,制定整体营销方案,提升自治州文旅产业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3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张磊 电话:18909946888
上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三届政...
下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三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