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文化建设类18号《加大对北庭故城遗址的保护,挖掘、展示力度,发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北庭故城遗址是全区唯一一处具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重身份的重要遗址。近年来,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北庭故城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阐释、宣传推介、展示利用等工作,统筹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措施、进展成效
(一)强化组织和经费保障。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作,州党委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现状及文物考古发掘等情况,先后主持召开州党委常委会议及州县两级专题座谈会,就加强上下联动、科学有序推进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深入实施文化润疆等进行安排部署,多次听取与新疆文旅投合作开发文旅融合项目进展情况。吉木萨尔县成立北庭学研究院,专项负责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管理研究工作,为加强专业人才支撑,先后引进专业硕士人才6名,目前在编在岗人员20名。积极实施文物保护项目工程,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自1996年国家文物局首次下达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经费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48亿元,其中,保护利用资金4.92亿元(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8亿元,自治区财政5000万元,发改委资金5200万元,吉木萨尔县财政资金1.65亿元,拆迁费用4500万元),周边配套资金4.56亿元(北庭特色小镇及配套基础设施资金3.05亿元,北庭湿地公园8700万元,吉北大道6400万元),为后期保护展示利用北庭故城遗址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以来,吉木萨尔县每年列支100万元经费,保障北庭学研究院运营及北庭故城遗址管理,累计投入400万元先后成功举办七届北庭学研讨会。2023年,吉木萨尔县启动财政投入4亿元项目资金计划,现已投入6000万用于实施北庭特色小镇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其余3.4亿元资金计划用于实施北庭故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利用项目。2023年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067万元,实施的西河坝防洪工程、第四期考古勘探,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2024年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075万元,开展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和北庭故城消防工程。申报的“专精特新”北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已纳入自治区文旅厅和发改委项目库,计划投资6250万元建设项目已启动,申请国家专项债2500万元项目也在报批当中。北庭故城考古发掘和保护项目工作有序开展,研究阐释、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正加紧推进。这些保护项目的建成,必将为展示北庭故城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提供重要的支撑,
(二)坚持高标准规划先行。吉木萨尔县已召开北庭故城修编工作及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专家研讨会,重点就北庭故城修编工作和2024年立项的文保项目方案编制进行研讨交流。加快推进修订《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年)》《北庭故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策划方案》的编制工作,系统有序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
(三)持续推进考古工作。积极落实《新疆考古工作规划(2023-2030)》,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主动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交流合作,邀请国内知名考古研究员郭物同志常驻吉木萨尔县开展考古挖掘工作,先后实施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勘探项目等,累计完成考古发掘面积2.1万平方米,已探出9类遗址1410余处。北庭故城遗址第四期文物勘探项目完成勘探面积63.6万平方米。通过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和论证研究对比,北庭故城最终的形制确定为以外城、内城、子城形成的“两套四重八块”格局,出土了“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唐宋时期的钱币、莲花联珠纹瓦当残片、简瓦残片、陶器和景教十字架等一批重要文物,为展示利用北庭故城提供更多历史实物支撑。目前,已将北庭考古工作站搬迁至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建设文物库房(900平方米)、文物修复室、文献资料室和文物展示功能区等基础设施,考古工作站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考古项目稳步推进,北庭古城遗址5号佛塔、6号佛塔保护性设施提升项目、北庭古城遗址羊马城保护修缮项目的方案、北庭故城遗址高昌回鹘佛寺彩塑保护项目计划书均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核,委托设计院正在做项目实施方案。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保护项目列为2024年重点项目实施。吉木萨尔县组织多方专家,积极谋划北庭故城遗址未来5—10年整体发展储备项目。北庭故城考古发掘工作有序开展,研究阐释、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正加紧推进。
(四)积极推进北庭文化阐释利用。昌吉州高度重视北庭文化传承发展,将北庭学研讨会等作为阐释、传承、发展北庭本土文化的有效举措。连续成功举办7届北庭学研讨会,成果丰硕,今年出版《北庭学研究》(第三辑),其中收录第五届、第六届北庭学研讨会发言论文23篇。先后出版了《北庭史论集(上下册)》《北庭钱币研究》《北庭史丛考》《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北庭学研究》(1-3辑)《北庭史料汇编》8套图书,共9000余册,已纳入北庭信息资料库。自2016年北庭学研究院成立以来,专项负责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管理研究工作,在新疆大学成立北庭学研究中心,先后与新疆大学相关专家签订科研项目7个,建立了研学实践基地等。与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缔结为“友好世界文化遗产地”。2021年以来,投资2600万元(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208万元)完善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平台。2022年,投资1.3亿元建成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并开馆,有效提升了北庭故城历史文化展示利用水平。2023年,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推出北庭故城内容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新疆电视台推出故城内容节目《国宝里的新疆》《北庭故城:让千年古迹“活”起来》等,其中《可爱的新疆》全文以北庭故城为主题。2023年,昌吉州启动北庭故城遗址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在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的前提下,昌吉州全力支持吉木萨尔县与新疆文旅投集团进行深度合作,召开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汇报会3次,吉木萨尔县同步在政府官网发布项目招商引资公告。
(五)发挥教育基地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3月18日,中组部批准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全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昌吉州唯一入选的自治区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6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党校分校在吉木萨尔县委党校正式揭牌。为打造培训教育基地,争取中央预算资金2397万元、吉木萨尔县财政投入2029万元,依托北庭故城遗址为中心,以“基地+教学点”模式,充分整合县域资源,先后与古田干部学院等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挂牌现场教学点14个,打磨精品课程11项。北庭故城遗址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研学实践基地、全国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北庭故城遗址已经纳入文化遗产研学体验游线路,正在申报纳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为加快基地建设,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文化润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同步推进、资源共享,切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基地挂牌至今,面向全疆承接各类教学培训85批次6450余人次(其中县处级干部227名),极大提高北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知名度与影响力,受到自治区、自治州党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积极选派基地建设、课程打造、文旅开发小组共计32人,赴古田干部学院、厦门市委党校、湖里区党校、厦门市新竹清华大学两岸EDP中心等学习基地打造建设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面向全国打牢基础。二是北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与古田干部学院(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签订合作协议,北庭故城挂牌“古田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三是与中新社新疆分社合作拍摄北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学片,通过中新社这个平台,将北庭向国外宣传推介,让故城成为国家对外宣传新疆的窗口。
吉木萨尔县积极成立运营管理队伍,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精品课程,围绕北庭历史、文化、宗教、诗词打造4堂精品课程。加强地校企三方协作,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与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吉木萨尔县委党校与吉木萨尔县丝路北庭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依托北庭故城,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科教文化中心建设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基地+教学点”模式为主,在“全国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基础上高规格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打造,争取建成全疆首屈一指、全国独树一帜的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新疆“四史”教育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示等多项教育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全国干部培训基地”,让北庭故城成为新疆“四史”教育的“活教材”。
下一步工作推进:
不断加强北庭故城保护利用:一开展是北庭故城高昌回鹘佛寺消防工程项目总投资730万元。北庭回鹘佛寺壁画修复项目(343万元)。二是加快推进《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年)》《北庭故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策划方案》的编制工作,系统有序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三是申报的“专精特新”北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250万元建设项目已启动,申请国家专项债2500万元项目也在报批当中。四是继续召开第八届北庭研讨会,发挥文物史证作用,扩大影响力,服务社会和各族群众。
今后在区、州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州、县文旅部门努力下,进一步将北庭故城遗址历史文化不断深入发掘,发挥教育基地突出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切实服务好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4年5月20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张修洋 电话:2707907
上一篇: 对自治州十三届政协...
下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三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