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对自治州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农林水牧类 第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6-28 19:05:09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索 引 号: CJZ009/2020-000017 信息分类: 林业
发布机构: 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 发文日期: 2020-06-28
文  号: 昌州林草函字〔2020〕36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对自治州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农林水牧类 第10号建议的答复


吾拉英代表:

你们提出的农林水牧类第10号《关于实施天山一带草原植被保护修复工程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木垒县可利用天然草原1769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原面积7811万亩的23%,对全州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昌吉州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草原生态保护工程,2003年首先在木垒县启动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至今一直没有间断,截止2017年在木垒县累计安排建设草原禁牧围栏240万亩、休牧围栏610万亩、轮牧围栏135万亩,退化草原补播177万亩、建设人工饲草料地5.5万亩,补助建设牲畜棚圈1321座;实施退耕还草3000亩;积极防治草原生物灾害,2019年防治草原蝗害39万亩,草原鼠害120万亩,醉马草8万亩等,有力地促进了木垒县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步遏制了草原不断退化的局面。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2019年落实草原禁牧面积328.87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628万亩,水源涵养区面积2.86万亩,兑现奖补资金6186.5万元,调动了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逐步落实。

逐步建立起了草原生态监测体系,2005年以来,根据实际情况布设草原监测样地,目前木垒县有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也是春季牧草返青监测样地)1个、牧草生长盛期监测样地33个、牧草枯黄期监测样地15个、退牧还草工程效益监测样地10个。常年开展各类草原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草原生态状况,为木垒县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提供服务。

草原管护不断加强,加大了对《草原法》、《自治区实施草原法办法》、《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管理办法》和草补政策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了社会各界保护草原的观念;依法查处滥垦、乱挖、乱占草原违法案件;积极防范草原火灾;建设9个草原生态管护(监护)站,聘任草原管护员85人,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增强了依法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自觉性。

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深入贯彻落实草原奖补政策,落实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依法开展草原监督管理和草原生态预警监测等工作,木垒县草原生态状况明显明显改善,2019年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由2015年的43.36 %上升到的44.75 %,提升了1.4个百分点。

正如您的建议中提到木垒县气候干旱,荒漠草场面积大,占全县天然草场的72.2 %,植被稀疏,植被覆盖度、生产力较低,草原生态环境脆弱。加上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没有得到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区缺乏有效的管护,超载放牧现象依然存在,人为破坏时有发生,导致局部区域草原退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面上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州林业和草原局经过研究,仍然把木垒县作为昌吉州草原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安排草原生态保护项目,持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2019年积极争取把木垒县纳入了自治区严重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项目试点区,并将于今年实施试点工程。今后我们将对木垒县退化草原情况和工程效益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积极寻求上级的政策支持,根据客观情况对前期已经实施过退牧还草工程的项目区域安排不同的修复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感谢您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的意见和建议,切合木垒县乃至我州实际,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全面提升草原生态保护的水平,确保草原生态系统的安全。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