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委员:
您提出的社会建设类80号《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昌吉州教育局认真落实《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将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相结合,增强青少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一是精准定位教育目标。立足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不同学段融入的基本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坚持小学低年级为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为认知教育、初中为认同教育、高中为自信教育的发展思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二是深入实施课程育人。加强课程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科学融入到各学段、各学科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挖掘、渗透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学科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过程中,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三是增强“第三课堂”育人实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聚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社团,在对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和体验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目前,全州多所学校开展了葫芦丝、剪纸、书法、篆刻、绘画、刻纸、古筝、泥塑等社团。
(二)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一是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注重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节日传统习俗教育,开展尊亲敬祖、敬老敬贤、讲仁守义、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的宣传教育。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主题活动、道德实践,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二是发挥重大纪念日的教育作用。组织开展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开学典礼等各类节庆纪念活动,深化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专项教育。充分发挥清明节、七一、八一、十一、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庆日的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厚植共同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三是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16余万学生以“传承国学 诵读经典”活动为载体,分年级、分学段扎实有效开展经典诵读,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载体,采取“学”“读”“看”“写”“赛”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化的兴趣。举办昌吉州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初赛暨自治区选拔赛,获得自治区“优秀组织奖”。
(三)配齐建强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师资配备。积极整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体美教师等师资力量,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教学能力突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教师队伍,为提升教育成效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二是拓展教师补充渠道。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同时聘请一批民间艺术家、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任兼任教师,助力学校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如:吉木萨尔县第四小学聘请舞龙非遗传承人杨学义为校外辅导员,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三是建立分层培训机制。加强面向教师队伍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针对校长、教研员、教师等不同群体,分层次、分专题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培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在岗继续培训等培训的课程体系,开展通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题研修等活动,提高各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渗透能力,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领,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目标,以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为突破口,结合办学历史、办学定位等特点,在校内规划建设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元素的人文景观和建筑等,在文化长廊、宣传栏、走廊等场所张贴古诗、名言警句等,营造浓厚氛围。二是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挖掘学校历史、优良办学传统教育资源,加强学校校史馆、校史景观建设,丰富育人载体、提升校园环境品位,推进“三风一训”等校园文化基本载体建设,建设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校风。2023年州党委、政府拨款1.5亿元改造提升昌吉州中小学校园环境,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文化内涵。三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全州各学校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宣传栏、手抄报、文化墙、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宣传阵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成果,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组织开展昌吉州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戏曲进校园”活动录制京剧、秦腔、豫剧、地方小曲子等优秀戏曲作品16个。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课堂教育。严格落实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及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教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断提升课堂教育实效。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做好教师培训工作,重视岗前培训,建立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健全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
三是营造良好环境 。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宣传、呈现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校园布局设计有机融合,努力在学校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上一篇: 对自治州十三届政协...
下一篇: 对自治州政协第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