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荣委员:
您提出的政治建设类7号《关于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筑牢未来发展基石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全面推动法治工作。一是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普法宣传与教育各项工作任务推进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法治宣传针对性、时效性。制定《昌吉州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方案》,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培训和机关、学校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全面压实普法责任,确保普法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二是落实学科渗透法治教育,以思想政治课为依托,将法治宣传教育列入课程计划,按教学大纲保证计划、教材、教师、课时、考核规范落实。加大学科融入法治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将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法治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学科教学与法治教育同向发力。
(二)着力增强法治意识,全面提升普法质效。一是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和“宪法宣传周”、“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等时机,开展法治宣讲、法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板比赛等校园法治文化活动,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师生通过观看法治电视节目、参观戒毒图片、阅读展览法治报刊等方式,开展模拟法庭等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师生的自我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法治意识。二是创新打造网络法治宣传文化阵地,依托“昌吉教育云平台”开设“法治安全教育”专栏,推送普法文章、短视频、微动漫7条,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吸引了全州数千名青少年学习关注,目前已有近上万的点击量,运用网络平台激发青少年学法积极性效果显著,也营造了线上线下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
(三)努力营造法治环境,全面落实普法责任。一是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全州各中小学校分别从公、检、法、司部门聘任政治合格、素质过关的259名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覆盖率达到100%。结合青少年常见的违法犯罪案例,讲解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结合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知识,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二是配齐配强思政教师。(《道德与法治》课是由思政老师教学)评选区州思政课名师24名,培育区州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7个。健全完善州、县(市)、校三级培训体系,将法治作为培训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内容,专职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纳入州、县(市)党员干部培训和援疆培训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培、区培,举办州级培训班5期,培训教师310人;县级组织培训68场次,培训教师4362人次,学校开展日常培训。三是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昌吉州教育局于2023年2月出台了《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地位及育人职责,和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群团组织等育人职责,推动各方切实履行好育人职责,形成育人合力。在2025年昌吉州教育工作会上州党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周海鹰同志再次强调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推动各县市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成立昌吉州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2025年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6场次,每场次参与群众不少于50人,惠及妇女儿童400余人次。依托自治区妇联“文化润疆进家庭”农村妇女素质提升项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高位推动法治教育工作。指导各县市教育局、学校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年度计划,统一安排部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顶层设计。教育行政部门将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专项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法治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二)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普法宣传与教育各项工作任务推进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法治宣传针对性、时效性;积极开展“法治进机关”“法治进学校”活动,加强机关、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法治教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举办家长学校,家长法治教育工作站,形成家校共育机制。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标准,2025年底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达到70%,中学专职思政课教师达到100%要求,高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逐年提升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开展法治教育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法律知识考试,提高教师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完善州县校三级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培训研修体系,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发挥法治副校长、昌吉州“育润庭州”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作用,不断充实学校普法力量。
(四)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积极动员家长主动参与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传承良好家风。督促指导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学员培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与有关部门、社会资源单位协调联动,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指导优势,强化与家庭、社会沟通协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力争到2025年,70%的县市建立“教联体”。建成7个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000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建立8支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和学校资源共同参与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依托家庭教育指导站 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常态化组织开展父母课堂、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解决家长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
再次感谢您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研究贵单位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筑牢未来发展基石,为培养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贡献力量。
上一篇: 对自治州十三届政协...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