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社会建设类60号的答复
胡斌委员:
您提出的社会建设类60号《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昌吉州职业教育的关心与支持,并给予我们宝贵的建议。近年来,昌吉州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聚焦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持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着眼“一体两翼”总布局,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发展,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聚焦统筹协同,推动齐抓共促构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纳入州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工作,在统筹规划、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发展高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奠定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完善支持保障。颁布《昌吉回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昌吉州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意见》《昌吉州关于支持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健全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加强协同联动。成立以州领导担任组长,州纪委监委、组织、宣传等2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昌吉州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压实部门责任,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创新职业教育资源组合方式,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截至目前,已建成6大职教集团,有效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二、聚焦提质培优,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突破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按照昌吉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时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每个县(市)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积极筹建阜康职业技术学院,稳步推进昌吉市中职学校建设项目。二是强化基础办学能力。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职业学校关键能力建设,近三年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提升等项目98个,落实项目资金1.6亿元,职业院校基础办学条件稳步提升。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制定《昌吉州职业院校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昌吉州2021年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短板逐一补齐,职业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三是提升培养质量。不断加大自治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建设力度,3所中职学校列为自治区优质中职校创建单位,培育自治区中职品牌专业8个,建成自治区精品在线课程7门,示范引领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德技并修,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职业教育实践优势,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高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85%以上。
三、聚焦精准对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新路径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紧盯自治州“15+4”产业体系、特别是准东“六大产业”,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布局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2021年新增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专业9个,重点加强工业机器人、电梯运行与维修、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建设;2022年新增畜禽生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8个,重点引导专业设置向区、州优势主导产业倾斜。目前,全州职业院校共有高职专业53个,中职专业33个,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43%。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出台《昌吉州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意见》,构建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学校为基点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7所职业院校与特变电工、东方希望、湖北宜化等687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企业技师担任实践老师100余名。三是拓展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取证人数1306人,通过率达到90%以上。打造“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支持多元主体组建成为6大职教集团,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州域内中、高职一体化大职教联盟和大职教集团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共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27个,培育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企业1个、示范职教集团2个,培育区级混合所有制试点项目4个、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示范职教集团1个。
四、聚焦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彰显新担当
一是助力准东高质量发展。聚焦准东产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坚持职业教育与准东产业发展同向同行,制定《昌吉州关于支持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并提交州人民政府审定。发挥职业教育优势,选派10名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赴准东挂职,蹲点开展工作,助力准东发展职业教育。结合准东产业人才需求情况,扩大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调整州域7所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精准匹配产业专业近100个,培养符合准东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7000余人。二是服务乡村振兴。坚决落实职业教育“育训并举”法定责任,围绕产业结构和未就业人员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各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选好选优培训内容,确保技能培训质量,最大限度通过技能培训,让群众掌握过硬业务技能,为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评价14000余人次。
综上所述,近年来,昌吉州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昌吉州产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期盼和自身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结合您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各县(市)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昌吉州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支持产业园区牵头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二是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准东开发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培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实训基地,积极建设自治区级以上产教融合型城市。
三是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推行“1+X”证书试点和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产教融合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国有大中型企业每年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接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最后,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上一篇: 对自治州政协十三届...
下一篇: 对自治州十三届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