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琳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昌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您提出的社会建设类107号《关于建立和完善昌吉市民健身场所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昌吉市现有体育健身设施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抓手,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目的,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体育事业取得可喜成绩。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体育馆1个、体育场1个、足球场44个、羽毛球场(馆)53个、篮球场(馆)290个、乒乓球场(馆)201个、门球场2个、小型轮滑场2个、健身步道7条、健身路径560余套,全市健身场地达1298个,总面积1313800平方米,所有行政村、社区实现了健身设施全覆盖,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城乡社区均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且设施状况良好,常住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2平方米。
二、合理规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
一是2024年已编制完成《昌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该规划对昌吉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及公园绿地进行统筹布局。结合城市职能和现有体育设施情况,规划新增3处体育设施,体育用地面积35.85公顷,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0.34%;遵循“均衡分布,分级配置”原则,构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四级品质公园体系258处,其中综合公园10个、专类公园22个、社区公园40个、游园186个,规划公园绿地面积520.07公顷,规划至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8平方米/人。
二是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要求,规划管理工作中在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小区时,按照不同等级生活圈居住区要求配置相应的体育场或全民健身中心、大中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及室外综合健身场地,配建的全民健身室外活动场地和设施要求与小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是自今年4月底至5月初,昌吉市组织开展全市健身设施现状专项调研。全面摸排健身设施缺口情况,深入了解群众健身需求。计划投入专项资金60万元,按照每个乡镇街道20万元的标准,重点支持3个乡镇街道完善辖区内健身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四是从4月中旬起,在全市61个村(社区)安装健身路径、篮球架、羽毛球网架等器材459件,改造升级篮球场(悬浮地板)5处,预计于7月底全部安装并改造完毕。
五是制定了《昌吉市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实施细则》,选取全市11所中小学校作为试点,争取年底实施开放。
三、全民健身器材维修维护情况
我市将在5月至10月对人民公园、亚心广场、滨河游园、11号小区游园、中山华庭游园、中山路与红旗路西南角游园、电视台游园、迎宾馆游园、滨湖河景观带沿线公园等公园、游园及广场内亭、廊架、雕塑等破损、脱落、掉色严重的建筑小品外立面进行维修、翻新、粉刷;对塌陷、破损的园路进行维修、铺装;对人员密集户外场地安装坐凳、果皮箱、健身器材;维修户外篮球场、羽毛球场地面;对儿童游乐区地面铺设软性材质塑胶地面,提升全民健身场所公共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昌吉市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