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刘东山两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经济建设类第8号《关于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3年,昌吉州立足大资源、大市场、大循环、大产业,确定奶业发展优先、肉牛肉羊加快发展、猪禽稳定发展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一季度,全州牲畜存栏量395.25万头只,同比上涨1.82%,牲畜出栏81.06万头只,同比基本持平,肉产量5.57万吨、同比增长1.67%,禽蛋产量0.80万吨、同比上涨4.19%,牛奶产量9.74万吨、同比增长9.08%。
一、加快推进畜牧产业园建设。持续提升昌吉市、呼图壁县和昌吉农高区畜牧产业园优势产业聚集能力,昌吉市畜牧产业园力争年内新引进奶牛企业2家;呼图壁县畜牧产业园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锦华盛业和嘉润通10月底前完成引牛工
作;昌吉农高区畜牧产业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入驻企业2家以上。阜康市畜牧产业园加快推进园区天然气管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年内新引进畜牧企业3家;木垒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加快修订完善畜牧产业园规划,明确功能定位,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地债资金、产业发展资金等,采取政企合作、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筑巢引凤”,力争每个园区新入驻企业2家以上。
二、坚持奶业优先发展。继续实施昌吉市整县提升项目、奶业高质量发展项目,争取新型主体培育项目和呼图壁县列入自治区奶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加大州、县对奶业投入,扶优扶强,因地制宜推广奶业合作模式,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实施“万头奶牛进昌吉”工程,重点推动呼图壁种牛场一场、七场改造升级,加快现代牧业、锦华盛业、嘉润通、融通农发、天山牧场等项目建设;以昌吉市、昌吉农高区、呼图壁县为核心,打造天山北麓奶产业集群;继续坚持自繁自育和引进扩繁相结合,每年推广使用性控冻精1万剂以上,改善奶牛品质,扩大奶牛规模,提高单产,增加奶源供给。2023年全州新增奶牛2万头,力争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均单产达到8吨,奶产量达到35万吨以上。
三、加快肉牛肉羊高质量发展。坚持农牧并举,在农区以西门塔尔肉牛和多胎肉羊为主,坚持自繁自育和引进扩繁并举,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全面推广“两年三产六羔”肉羊高效养殖模式,探索建立肉羊家庭养殖新模式,发挥现有13家多胎肉羊示范场示范作用,辐射带动一批养殖场(户)发展多胎肉羊养殖,从2023年起全州每年多胎肉羊推广示范场(户)不少于150家,加快建设一批肉羊产业示范乡(村),构建“六统一”生产联合体。重点推动木垒森宏牧业和鑫富泰、吉木萨尔县山东水发万头肉羊基地建设项目,阜康市小二郎牧业、农高区福田华腾和众力畜牧、呼图壁县国牛万家和人同农牧千头牛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快速发展。牧区作为肉牛肉羊的绿色有机主产区,以提质增效稳量为主,谋划和部署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重大项目申报和实施,鼓励和支持草场流转,推行草畜联营发展模式,将分散的牛羊、草场等资源统一管理,集约化经营,培育和发展新型牧场,按照培育“四良一规范”(良种、良法、良舍、良料,规范化防疫)的要求,大力开展经济杂交,提高个体产能,促进牧区肉牛肉羊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2023年,持续深化“千牛万羊”工程,开展“百千万”行动,全面推广上品美羊“两年三产六羔”肉羊高效养殖模式,肉羊高效养殖户达到150户,新增多胎肉羊存栏1万只。全州牛饲养量达到8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685万只。
四、持续巩固提升猪禽产业。以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现代种业提升项目、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等项目为抓手,依托天康、大北农、泰昆、青牧原等猪禽种源优势,推行公司+合作社紧密型合作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广猪禽健康养殖。2023年,以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目标,改造提升猪禽规模养殖场16个,建成猪禽智慧养殖场25个。
五、创新防疫管理机制,提升基层防疫能力。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将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与在岗工作情况相挂钩,凡未从事畜牧兽医业务工作,不得晋升和聘任高一级岗位;在木垒县、奇台县试点开展社会化购买服务改革,培育多种防疫主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合作社、社会组织、个人等领办、开办兽医服务公司,参与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根据免疫密度和质量核定购买社会服务经费;年内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大赛1次,全面提高动物防疫职业技能水平。
六、创建融资平台,加快畜牧业发展。一是强化金融服务,提高融资能力。持续实施奶牛政策性补充保险,在国家政策性保险600元保费的基础上新增保费400元,增加部分由州财政和参保单位各承担50%,使理赔金额由1万元提升到2万元,融资能力提高一倍,奶牛抵押贷款由0.6-0.8万元提升到1.2-1.6万元;争取自治区政策支持,积极开展核心育种场种羊政策性保险和万只以上规模羊场肉羊价格保险试点工作,鼓励扩大肉羊商业性保险覆盖面,科学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对生产母羊、种公羊实施保险,强化多胎肉羊保险,实现“愿保尽保”。2022年参加政策性补充保险奶牛养殖企业(合作社)8家,贷款3.03亿元,兑现新增保费补助360万元。二是建立贷款贴息制度,提振畜牧养殖信心。为减轻畜牧养殖贷款压力,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昌吉州养殖业贷款贴息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在自治区养殖业贷款贴息资金的基础上,州本级每年再安排一定额度的配套贴息资金,2022年对全州养殖企业贷款达到30万元以上的给予50%的贴息补助,2022年补助资金988.63万元。三是建立补偿基金,降低贷款风险。为破解融资难问题,解除银行对奶牛养殖业贷款的后顾之忧,降低贷款损失,建立政府出资、保险公司担保、银行放贷、企业受益“四位一体”的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每年州本级财政拨付专项风险补偿基金500万元,滚存使用,主要用于对养殖抵押物不足或贷款损失的企业,由融资担保机构为其银行贷款进行担保,养殖企业基础设施、设备购置、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贷款逾期后,由财政和经办银行按照约定的比例给予银行相应的补偿。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