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5.23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昌吉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昌吉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印发实施,现作如下解读: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在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科学编制《规划》,积极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更加健全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大规模更有活力的人才队伍、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机制、更加和谐更加稳定的劳动关系、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对于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特点

与以往规划相比,人社“十四五”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旗帜定向、思想引领。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关于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服务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党委、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将人社事业放在大局中谋划安排。二是充分体现“三新”要求。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人社路径,供给侧层面重点在建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和稳定市场主体上下功夫,优化要素配置,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需求侧围绕打造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重点在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工资收入、兜牢民生底线上下功夫;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造“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数字人社”,推进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立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基础,结合工作实际,科学设置规划目标指标,充分发挥人社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支撑和兜底作用。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就业结构性矛盾,社保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人才队伍如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劳动用工亟待规范,人社服务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提出应对举措,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拟设置五章共七节,主要包含发展成就、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在州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聚焦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和“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区、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面做好“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应有贡献,也为“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就业局势保持稳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统筹衔接不断加强,待遇水平稳步增长。人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平稳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规范。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主动适应新形势融入新格局抢抓新机遇的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任,在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实践中的地位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也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劳资关系日渐复杂,人事制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等方面的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需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制约影响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弱项短板。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州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两项工程”、“四大行动”为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

(四)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期末,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2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2万人,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成果持续巩固,新增创业1.8万人,带动就业4.6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次)以上。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次以上,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工伤保险参保28.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2.35万人。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4000人;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万人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结案率达到96%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3%以上。全州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成率达到100%。

(五)重点任务。一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确保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二是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自治州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三是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四是构建更高质量的人才人事管理服务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释放高质量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红利,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五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机制,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六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服务型政府部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七是巩固拓展人社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人社扶贫成果,拓展政策帮扶效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六)保障措施。重点抓好加强组织领导、法治建设、作风建设、宣传引导、规划落实等5个方面保障。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昌吉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2-05-23 19:08:10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昌吉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昌吉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印发实施,现作如下解读: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在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科学编制《规划》,积极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更加健全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大规模更有活力的人才队伍、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机制、更加和谐更加稳定的劳动关系、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对于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特点

与以往规划相比,人社“十四五”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旗帜定向、思想引领。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关于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服务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党委、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将人社事业放在大局中谋划安排。二是充分体现“三新”要求。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人社路径,供给侧层面重点在建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和稳定市场主体上下功夫,优化要素配置,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需求侧围绕打造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重点在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工资收入、兜牢民生底线上下功夫;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造“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数字人社”,推进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立足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基础,结合工作实际,科学设置规划目标指标,充分发挥人社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支撑和兜底作用。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就业结构性矛盾,社保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人才队伍如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劳动用工亟待规范,人社服务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提出应对举措,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拟设置五章共七节,主要包含发展成就、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在州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聚焦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和“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区、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面做好“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应有贡献,也为“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就业局势保持稳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统筹衔接不断加强,待遇水平稳步增长。人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平稳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规范。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主动适应新形势融入新格局抢抓新机遇的新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任,在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实践中的地位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也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劳资关系日渐复杂,人事制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等方面的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需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制约影响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弱项短板。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州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两项工程”、“四大行动”为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

(四)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期末,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2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2万人,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成果持续巩固,新增创业1.8万人,带动就业4.6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次)以上。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次以上,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工伤保险参保28.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2.35万人。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4000人;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万人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结案率达到96%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3%以上。全州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成率达到100%。

(五)重点任务。一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确保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二是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自治州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三是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四是构建更高质量的人才人事管理服务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释放高质量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红利,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五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机制,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六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服务型政府部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七是巩固拓展人社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人社扶贫成果,拓展政策帮扶效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六)保障措施。重点抓好加强组织领导、法治建设、作风建设、宣传引导、规划落实等5个方面保障。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