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聚焦用足用活再贷款政策工具,积极引导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加对涉农、小微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稳定经济大盘、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动能。截至2月末,昌吉辖区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72.8亿元,限额使用率100%,规模居全疆前列。
提高站位,周密部署,在政策落实机制上突出“实”字。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针对机构改革后县域业务办理变化,积极探索开展再贷款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办理流程,前移报账时间,打通线上审核通道,建立预约办理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灵活采取信用、债券质押或信贷资产质押等方式,拓宽再贷款质押渠道,缓解中小银行押品不足的困难。指导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再贷款“一把手负责制”,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将执行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形势下金融纾困解难、落实金融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办理再贷款的积极性较往年有大幅提升,1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有9家申请办理过再贷款,占比较上年增加约2成。
全面对接,打通梗阻,在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上突出“准”字。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开展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联系农民和普惠小微企业的金融纽带作用,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获客效率,夯实用好央行再贷款的基础。支农方面,指导各金融机构以信用村镇创建和整村授信为抓手,充分掌握农户资金需求,积极支持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支小方面,指导各金融机构借助昌吉州流动金融服务超市平台,开展金融服务“四进”活动,主动走访摸排企业,积极培植成长性客户。此外,该行先后通过新创设的“绿碳融”“科创贷”“昌种贷”等专项再贷款,累计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5.17亿元,定向支持昌吉州绿色产业、创业主体以及种子企业,精准为普惠客群“输血造血”、纾困解难。
减费让利,助企纾困,在落实社会责任上突出“惠”字。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引导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运用再贷款资金,优化负债结构,根据市场情况主动下调涉农和小微贷款利率水平,切实有效降低普惠群体融资成本。当前,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存量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8%、5.27%,比运用自有资金投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低187个、70个BP,为辖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0.92亿元。此外,针对普惠客户融资过程中所产生的抵押物评估、抵押登记等费用,鼓励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予以免除,以减轻普惠主体融资成本压力。通过将再贷款低成本资金传导至实体经济,为昌吉辖区“三农”和普惠小微领域发展注入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切实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问题,也为实体经济注入发展后劲,用真金白银纾困解难,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强化管理,监管到位,在政策资金规范使用上突出“严”字。为确保再贷款政策工具的规范使用,保证央行资金放得出、收得回,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成立央行资金业务审批委员会,由行领导把关,货币信贷政策管理、金融稳定科、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三个部门协同配合,规范操作流程,前置风险防控;严格执行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办法,加强贷前审查,安排专人双岗复核,确保再贷款台账要素完备、准确、真实,金额、期限、利率等符合要求,严格把控再贷款台账真实合规性;严格落实再贷款现场核查制度,采取机构自查和现场核查双轨并行的方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央行资金规范使用。
上一篇: 国家金库昌吉州中心...
下一篇: 国家外汇管理局昌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