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丰富“1+N”的县域国库经理模式
探索尝试开展跨行政区域、异地经理五家渠兵团六师支库和乌鲁木齐米东区支库工作。一是主动与财税部门沟通,推动两地国库业务更加规范。2024年与两地财政税务部门现场对账7次,现场沟通免抵调和政策性更正疑难业务,帮助解决米东区财政报表系统故障,推动实现两地财税银部门与昌吉州中心支库业务规范的对标对表。二是乌昌兵地之间彼此借鉴国库先进工作经验,通过主动分析比较异地间国库工作经验,对比两地工作要求差异,相互取长补短,在简化企业退税审批手续方面实现工作新突破。
二、通过改进优化县域国库经理工作流程,县域财政预算执行绩效明显提升
一是从“一机四库”到“一机八库”,业务办理时效大幅提升。在原有“一机四库”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四县市国库业务,实现“一机八库”的统一核算模式,县域财政预算执行效率大幅提升。二是“量增错减”县域财政预算执行绩效显著提升。针对大量新增的退库和更正等手工业务,在严把资料审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精简各县市业务审批材料要求,截止2024年10月末,受理各类国库业务492.61万笔,同比增幅39.32%。三是为县域提供专业化国库政策指导建议,先后协调帮助准东开发区税务与吉木萨尔县税务部门,就石油税收跨地域收缴入库政策提供专业化政策指导,有效避免两地因政策理解偏差带来的工作失误。先后3次现场为交通和税务部门提供国库业务政策解读,协调辖区工商银行参与配合税务部门实现全疆首个“网络平台代开道路货物运输发票系统”上线使用。
三、探索大数据筛查模式,县域非现场监督信息化成果显著
探索尝试采用大数据筛查的方式开展国库业务监督,自主开发国库数据筛查程序,短期内高效完成对近200万条国库业务流水数据的数据筛查及结果整理,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疆国库工作会议做分享交流。同时,将大数据筛查方式应用于对奇台农商银行综合执法检查过程,排查梳理近10万条国库业务数据,为行政执法决策提供依据、参考。
四、秉承“国库为民服务理念”,为县域群众送去“最后一公里”的精准服务
一是及时办理惠民利企退税业务。截止到10月末,昌吉州中心支库为县域1.73万家企业办理退税业务22.29万笔,金额共计70.76亿元,共为超过17万个自然人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业务15.76万笔,金额共计4.54亿元。二是国债下乡政策宣传落到实处。依托5个乡村国债宣传工作站,累计组织开展政策现场宣传7次,为2200余位村民送去了国债理财咨询服务。2024年全辖乡镇实现国债销售1.09亿元,增长90.24%。三是成功推动县域无记名国债(国库券)兑付工作落地。积极推动工商银行昌吉州工行在6个县市设立无记名国债兑付点,填补县域国库服务空白。四是助力县域“三保”财政支出及时到位。为8个县市财政部门开立工资保障专户,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线上办理财政工资专户资金划转。
上一篇: 推动落地首批数字供...
下一篇: 国家外汇管理局昌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