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在昌吉
奇台县——西地镇东地大庙旅游景点简介
发布日期: 2023-12-05 18:02:09 来源:奇台县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东地大庙位于奇台县城东北约二十公里的西地镇东地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古有东地河贯穿其中,四座古庙坐北向南,毗连相建,外有土墙环绕四周,院内古木森森,一派庄重肃穆气象,由东而西依次为城隍庙、关帝庙、娘娘庙、圣武宫。嘉庆、道光年间东地大庙扩建,新建武圣宫、圣贤殿、戏楼等。同治四年(1865)因白彦虎作乱,庙宇毁于战火之中,只有关帝庙得以幸存。光绪十八年(1892)当地百姓捐资重修娘娘庙、城隍庙等。

四庙之中,以城隍庙最古,建于乾隆五十五年庚寅即公元1790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庙内有泥塑及劝人向善的大型壁画。娘娘庙位于关帝庙西侧,彩梁画栋,器宇不凡,彩绘木制窗格把正殿与外殿一分为二,外殿山墙两厢皆是彩色壁画,其一侧壁画乃“严父教子图”,一侧是“五子夺魁图”,正殿内亦极精美,有泥制假山彩雕,亭台楼阁又有神仙彩画。关帝庙居于两庙中间,外殿有两面雕花砖墙,左雕蛟龙飞舞,右雕丹凤独立,雕工细微,刀法爽利,飞动欲活。正殿内矗立关羽、关平、周仓泥塑,关羽塑像高大威武,内殿两侧有生动的大型壁画,壁画描绘了关羽生平。

传说古人建庙时,在庙门前栽了11棵榆树,共同组织一个“佛”字。200多年过去了,这些古树胸围都在3米以上,长期生长在大庙前,经过香火、佛号的熏陶,也沾上了佛光神气。其中最大的一株,树围3.7米,传说中此树很有灵性,如能拥抱此树,定会仕途无阻,财运亨通,过去有许多名人志士相继来此地专为拥抱此树。庙门前还有一颗大榆树在树身一米八九的地方有一圈为柳条腰,相传是清代名将左宗堂进疆平定叛乱、途经西地时,进入庙中祈福时的拴马树,自此后他的战事一帆风顺。

旧时一年一度的农历六月初六的庙会,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东地大庙不但历史悠久,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传说中娘娘庙里的送生婆婆可灵了,如有不生育的男女,只要到庙里向送生婆婆许愿、奉香,来年肯定能抱上胖乎乎的孩子,因为在人们的旧思想中,素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还有奶头娘娘、眼睛娘娘等传说中都很灵验的,所以来这里竞相焚香的人群络绎不绝。因此大庙常年香火缭绕,庙前门庭若市。2010年投资260万元对东地大庙进行扩建,新建了戏台、门楼等。2012年西地镇党委启动东地村文化室建设及东地村文化广场项目,结合该项目对东地大庙周围进行开发利用,围绕东地大庙开发,建设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庄园,使西地镇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集散地。东地大庙分别于1971年,1994年被奇台县、昌吉州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奇台县正致力于东地大庙的旅游开发,对东地大庙采取招商引资,吸收民间资金等方式对东地大庙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修复和扩建后的东地大庙将集中展现西地镇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也欢迎各位闲遐之时前来观光游玩。

 



东地村电影城简介

 

清朝时期,由于这里经济繁荣,客商众多,一些强盗土匪就常来烧杀抢劫,残害百姓。所以清朝光绪二年,朝廷在东地修建了一座城堡,用来防御强盗。城堡原名“庄”,占地2600平方米,墙高10米,墙上遍布枪眼,四角建有碉堡。此后每遇战乱,人们都躲进城堡,故名“庄”。新中国成立后,文人们围绕城堡挖掘出许多故事,引得香港、北京和新疆等电影制片厂前来拍摄电影,以城堡为背景拍摄的电影《浴血驼城》就是其中的名片。东地“庄”城堡也因此以“电影城”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