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旅游服务 »  游在昌吉
文旅凤城|玛纳斯河——流金淌玉的母亲河
发布日期: 2023-11-08 19:54:23 来源: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开栏语

“行尽凤城皆是景,一城山水满城诗”,独特的地理风貌、迷人的山川美景、醉人的诗画故乡,美丽的玛纳斯总能给您带来别样的感受,让您与“诗”和“远方”零距离接触,感受“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的独特魅力。为落实好县委“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书写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从今天起,玛纳斯县历史文化挖掘办公室将开通《文旅凤城》栏目,全方位、多角度推介玛纳斯县特色旅游资源,今日刊发第一篇:玛纳斯河——流金淌玉的母亲河


玛纳斯河——流金淌玉的母亲河

作者 杨仲年


玛纳斯河是我的母亲河,是新疆一条了不起的河流。

玛纳斯河是新疆第二大内陆河,准噶尔盆地第一大河,发源于天山乌代肯尼43号冰川,源头冰川面积608平方公里,有4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峰海拔5200多米,河流长约500公里。玛纳斯河由南到北依次为高山冰川、森林、草甸、草原、荒漠,向北经过金驼山、石门子、红山嘴流入玛河平原,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最后注入玛纳斯湖。

母亲河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上下游落差达4000多米,一路奔泻而下直冲茫茫大漠,造就了众多雄奇瑰玮的奇观,几乎囊括了大美新疆的所有美景,河的上游山峦叠翠、绿草茵茵,中游玛河滔滔、沃野千里,下游大漠戈壁、奇幻绝伦。河畔S101公路是新疆第二大网红公路,河岸的百里丹霞是天山的生态封面,上游的肯斯瓦特水库,高峡出平湖,像遗落在天山中部的绿宝石。我从小就出生在玛纳斯河出山口的黑梁湾村,喝着玛纳斯河的水长大,对母亲河的前世今生都比较熟悉,这是一条让我自豪骄傲的母亲河。

母亲河是一条英雄之河。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玛纳斯》,讲述的就是著名英雄玛纳斯,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斗争的故事。玛纳斯是一位勇猛剽悍、能征善战的勇士,是一位充满原始激情和无穷力量,具有特殊魅力的英雄。他战死后,他的后人和部下用他的名字命名了玛纳斯河、玛纳斯湖、玛纳斯城,使我的母亲河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英雄的属性。

母亲河是一条亘古之河。1992年我刚刚高中毕业,暑假期间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在玛纳斯河旧河道上,发现了一处古代村落遗址,专家学者鉴定后认为这就是新疆的庞培城。在下游“五区南”007石油钻井平台附近,发现了大量透亮的玉石烟嘴、耳环、石碾、车轮和铁锅等文物,就像打开了百宝箱,各种宝物层出不穷。1993年4月,考古又发现各种石器200多件,包括石核块、石片、刮削器、尖削器、尖状器、敲砸器等工具,专家推断在新石器时代,玛纳斯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了。

母亲河是一条恐龙之河。在玛纳斯河下游古河道,陆续发现了40多条翼龙化石,以及许多龟类、蛇颈龙类、蜥臀类恐龙和鸟臀类恐龙化石,一时轰动世界。这是无以伦比的科学贡献,由于这种古生物化石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被发现,中国科学院定名为玛河“准噶尔翼龙”。在下游还发现大型食肉的克拉玛依龙、背部如锄刀状平坦的乌尔禾剑龙、体躯较小的吐谷鲁鸟龙、小型食肉的艾里克敏捷龙、复齿湖翼龙,以及蒙古亚洲龙等,在玛河下游形成了世界罕见的恐龙化石群。

母亲河是一条历史之河。怀着对母亲河深厚的感情去研究后发现,早在《元史·耶律希亮传》中,第一次出现了“马纳思河”的记录。《新疆图志》对玛纳斯河做了详细注解。在“康乾盛世”鼎盛期,玛纳斯河两岸开始大规模屯垦,屯垦则让玛纳斯河流域更加富足,林则徐在其《荷戈纪程》中写道“绥来县之繁华不亚于兰州”,林则徐能给玛纳斯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玛纳斯河的滋养。

母亲河是一条金玉之河。玛纳斯河是新疆唯一一条既产金又产玉的镶金孕玉之河,河岸产金,河底藏玉,使玛纳斯县有了“金邦玉底”、“金玉之乡”的美誉。《山海经》中提到“潘侯之山,其阴多玉”,“大咸之山,其下多玉”,“浑夕之山,多铜玉”。据清代《西域图志》考证,《山海经》所描述的玉石就是玛纳斯河碧玉。西汉楚襄王刘注墓出土号称“中国第一棺”的镶玉漆棺,使用了2095片玉片,绝大多数碧玉就是玛纳斯河碧玉。唐宝应年间,武则天执政时,在玛河上游海拔3800米处开设沙尔塔克塔依矿点,为我国当时唯一的碧玉产地。明朝时玛河碧玉得到大规模开采,现今故宫博物院有不少用玛纳斯碧玉雕琢的钵、瓶、鼎等物件。到了乾隆年间,清政府专门设立了官办绿玉厂,在玛河上游有矿点十余处,故宫博物院馆藏碧玉的80%都来自玛纳斯河。2014年8月在故宫专门举行的“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碧玉器与玛纳斯河”展览中,共展出院藏清代玛纳斯河碧玉器110套,将近1000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三州辑略》、《新疆图志·实业志》等历史典籍,均对玛纳斯河碧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5年,在玛河上游发现一块重达1.1吨,通体晶莹碧透的顶级碧玉,由扬州顶级玉雕大师顾永骏主刀,雕琢成了闻名于世的《聚珍图》。将唐代乐山大佛、大足大佛、北魏的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等融合在一块玉石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字“妙聚他山”,此玉当年就评为国宝级藏品。

玛纳斯河是一条文化之河。“三大文化”和“四张名片”是让玛纳斯人引以为豪的对外形象定位。源远流长、包容开放的玛河文化;自我超越、追求和美的凤凰文化;厚德载物、吉祥如意的碧玉文化,共同构成一个古老精致的玛纳斯,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碧玉之都”“中国葡萄酒之都”四张名片享誉天山南北,也都是围绕着玛纳斯河派生的地理标志。母亲河也给了我创作的动力,在修复清代光绪十年建的靖远楼和八大会馆时,结合玛纳斯县人文历史,我撰写并精选出6副楹联刻在古城门楼上,让更多的人了解玛纳斯河,了解河畔文化悠久的古城。其中“上联:紫镠南山半为黄金半为玉,下联:冰融玛河一入白云一入田”最受各界欢迎。

一条河,可以承载一座城的历史,孕育一座城的文明,催生一座城的发展。行走在如诗如画的玛纳斯县城,玛纳斯河穿城而过,河畔波光潋滟、水边廊桥掩映,倚河而建的西海公园绿树成荫、花香扑鼻、树影婆娑,引河入城建设的葡萄酒公园湖泊粼粼、激光水舞、光影变幻、奇妙绝伦。塞外水城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人人向往的梦里水乡,在新疆干旱少雨的地方,这一方水乡,一条美丽的河成了众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一条河就是一本书、是一阙诗、是一首歌。在这条母亲河的上游,你能听到哈萨克嘹亮的牧歌,在中游你能体验到农耕的快乐,在下游湿地你能看到荡漾的清波,在河流的尾闾,你能看到一个用晶体盐粒堆积起来的童话世界。在这条河流上,你能嗅到先民的血性,看到先祖的脊梁,听到先民的欢乐。

在母亲河治理上,玛纳斯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大力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面积不断扩大,候鸟欢唱嬉戏,处处碧草清风,胡杨生生不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观芦、冬日访鹄,把玛河中游打造成了天山北坡唯一的天然湿地。

如今的玛纳斯河,碧玉润而添灵秀之气,红酒甘而增醇香之美,森林广而成兽匿之家,湿地阔而为禽之天堂。从雪峰到大漠,玛纳斯河每一处都独自成章却又整体为景,像珍珠项链一样串起了一条河流的所有美景。你能看到落日融金、暮云合璧、金光鳞鳞、百折千徊、委婉动人的各色美景,也能听到那些关于河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发生,也一直在终结。她汇天山之灵气,闯峡谷、越平原、聚大漠,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如大将征战豪气冲天,如美酒甘醇醉倒英雄,流出游牧先民的豪爽,流出农垦文明的安定,流出大漠边关的雄壮。任岁月轮回,任四季更迭,任时空变幻,她始终流金淌玉,亘古不变,百折千回一路豪情壮志,把坚强留给了她哺育的子民。

我的母亲河,一山一世界、一石一奇境、一水一柔情,一花一人生,他给了我所有的力量、所有的自信、所有的骄傲。我喝下的每一滴玛河水都流进了我的血液,我寄出的每一份乡愁,都融入了玛河的浪花,我写下的每一句诗行,都化成了玛河的诗与远方。

在玛纳斯河赏碧玉、游湿地、观林海、品美酒,已经成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必选,一条如诗如画的玛纳斯河,造就了“碧玉之都、浪漫之旅”的人间奇迹。

(原文发表在《今日新疆》2023年第17期)

作者简介:杨仲年:中国报告文学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会理事、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昌吉州作家协会理事、玛纳斯县委史志办主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家文摘》《民族文汇》《新疆文艺界》《回族文学》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数十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天山脚下英雄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