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山天池景区海北平台西侧,景区伴游智能机器人整齐排列供游客环湖骑行。浙江游客姜辅杰体验了机器人服务后说:“骑着它一边看景一边听讲解,节省了不少时间,也为我们游玩增添了很多乐趣。”
在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暨“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推介会上,昌吉回族自治州天山天池景区等五家单位获“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授牌。作为国家级文明旅游地标,为引领旅游新风尚做出示范,天山天池景区不断优化细化各项服务保障措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无忧赏景。立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标准,景区将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国际国内、行业地方标准进行融合,持续改进创新,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按照“新疆标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发展思路实施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今年进入旅游旺季以来,天山天池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182.9万人次。人气持续爆涨,并未打乱景区“方寸”,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大厅、区间车和缆车乘坐点,都可见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维持秩序,礼貌周到地回应游客诉求。山东游客李丽说:“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的工装,还有很多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找到他们,态度很热情。景区内卫生间、购票点等指示标牌也都十分醒目,我们觉得非常方便。”
多年来,天山天池景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景区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服务,向社会传递温暖,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由300多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的天山天池志愿服务队,每日活跃在景区各岗位、各环节,他们或帮游客拍照、或提示游客拿好贵重物品、或为游客指引方向、或处理应急事件,以“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让游客暖心舒心。
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宣传法规教育处处长刘文艺介绍,景区的管理部门注重换位思考,深入走访摸底,将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体验中的微诉求当大事来重视,事无巨细体现在服务和管理上,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今年5月19日,天山天池景区发出文明旅游安全出行倡议书和文明诚信经营公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物价水平、提升员工素质、高效处理投诉,营造安全旅游环境,确保游客满意而来、满意而游、满意而回。
为确保游客玩得舒心、暖心、安心、放心,2020年以来,景区全面实施厕所提升工程,在游客集散中心、主景区、民俗风情园等区域设置各类厕所。目前全景区厕所蹲位达到430个,完全可以满足高峰期运行的需要。景区在高速公路出口至主景区沿线共增设了15块“导览图”,在停车场、主要景点、危险路段等增设50余块提示牌,以便游客实时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合理规划自己的旅游线路。目前,全景区累计有各类标识标牌2796个,实现了全覆盖。景区还在旅游高峰期增设两辆120救护车,增加两组医护人员,实现了游客集散中心、主景区、马牙山景区医疗保障全覆盖。景区专门在游客集散中心划定了自驾车、房车留宿“指定停放区”,为游客提供用水用电的便捷服务,公布了咨询、投诉、报警电话,夜间联合景区派出所开展巡查。
上海游客赵宏宇说:“第一次来天山天池,感觉非常棒,旅游秩序很好,景点的卫生间设置合理,各项服务都比较周到。”
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山天池景区将再接再厉,继续推进“微笑天池”行动,打造生态天池、人文天池、诚信天池、数字天池和冰雪天池。
上一篇: 昌吉有我 恋上昌吉
下一篇: 这么近,那么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