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昌吉州共接待游客132.06万人次,同比增长38.92%;实现旅游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41.29%。昌吉州52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全部开放,接待游客5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97%和8.12%。
“五一”期间,天山天池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6000人次以上,江布拉克景区日均接待游客6000人次以上,省道S101线百里丹霞风景道日均车流量超过4500辆次;新疆农业博览园、庭州生态绿谷、昌吉市杜氏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游客接待量增幅较大,天山天池景区近70%的游客来自疆外。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五一”假期,昌吉州立足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精准把握游客差异化需求,推出了“品味美食游昌吉”“听着花儿游昌吉”“寻着世遗游昌吉”“踏着古道游昌吉”等10条假日主题旅游线路。亲子游、研学游、踏青游、露营游、沙漠游、康养游等旅游方式受到游客青睐。随着气温升高,“夜游经济”也成为 “五一”消费的新增长点。
今年“五一”假期,昌吉州各县市(园区)及景区景点共策划举办3大类32项120余场文旅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和新颖的内容有效拉动节假日旅游经济。
第一届新疆昌吉牡丹文化节、呼图壁县第七届海棠花季暨椒麻鸡美食推广活动、昌吉市“新疆天山昌吉赶风集”风筝邀请赛、玛纳斯县碧玉巴扎系列活动、天山天池景区开湖节等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吸引游客“打卡”;
新疆大剧院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复演、吉木萨尔县推出情景剧《王子出行》、木垒县叶勒森沙漠公园景区开园,拓展新消费载体和业态场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消费体验;
乡村特色“烟火气” 成为游客打卡目的地
随着各地基建完善及旅游接待能力提升,乡村旅游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近年来,昌吉州各地纷纷以“乡村+”融合各种旅游业态,打造兼具文化体验和娱乐休闲功能的特色景区,让游客在近距离接触自然、放松身心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乡村旅游的独特韵味。“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天山1号风景道、百里丹霞风景道、车师古道等精品线路成为自驾、周边、乡村游的主要线路选择,踏青、赏花、住民宿、品农家饭等特色体验活动广受欢迎。
“五一”假期,昌吉州各重点乡村旅游景区、旅游村围绕当地特色,举办丰富的文旅活动。呼图壁县五工台镇福禄文化乡村旅游节、昌吉市三工镇“桃花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鸽文化节、奇台县吉布库镇踏青赏花赛马、吉木萨尔县新地乡篝火晚会、木垒县照壁山乡风筝节等活动,让广大游客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多措并举 有效促进和保障文旅消费
“五一”假期,昌吉州各县市(园区)及景区景点推出了免门票、特价票、一票多日游及“引客入昌”奖励等内容的百余项优惠政策。
昌吉州文旅部门配合商务部门发放文旅消费券,对在商超购物、汽车购置、加油、家电消费等达到一定额度的,推出赠送天山天池景区、江布拉克景区等重点景区“门票抵用券”政策,刺激旅游消费。
昌吉州各公共文化场馆和歌舞娱乐、游戏游艺、电影院等文化娱乐场所均正常开放,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各旅游景区积极开展文明引导和暖客服务行动,及时发布天气信息、门票预约、人员限流等温馨提示,为广大游客营造了舒适的旅游环境。
昌吉州注重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五一”假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文旅、消防、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动态掌握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市场运行情况,加强对旅行社、旅游包车的安全监管,严查旅行社不合理低价游、欺客宰客、甩团等违法经营行为,保障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上一篇: 昌吉州召开旅游服务...
下一篇: 风鹏正举——新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