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CJZ009/2017-000085 | 信息分类: | 林业 |
发布机构: | 昌吉州林业局 | 发文日期: | 2017-06-28 |
文 号: | 昌州林字〔2017〕161号 | 是否有效: | 是 |
名 称: | 关于上报《陈兴云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半荒漠地区植树造林设施〉在玛纳斯试点情况汇报》的报告 |
自治区林业厅:
根据自治区林业厅的安排,我局主要领导及专家对陈兴云同志实用型发明专利〈半荒漠地区植树造林设施〉在玛纳斯开展试点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予以上报,请审阅。
附件:1、《陈兴云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半荒漠地区植树造林设施〉在玛纳斯试点情况汇报》
2、现场勘验照片
3、专利证书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局
2017年6月28日
(联系人:邓世荣 电话:0994—2590176 13899678884)
附件:
陈兴云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半荒漠地区植树
造林设施》在玛纳斯试点情况汇报
根据自治区林业厅的安排,2017年6月10日,由昌吉州林业局杰恩斯汗局长及相关专家、玛纳斯县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就陈兴云同志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无灌溉造林试点技术进行了现场调研,先后到北五岔梭梭造林点、旱卡子滩榆树造林点了解查看了专利使用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专利情况
该使用新型专利与2016年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发明人陈兴云,专利证书号:ZL201620729195.8,专利名称:《半荒漠地区的植树造林设施》,其原理为利用自然降水,设置集水装置对自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提供给生长的苗木。设施主要构成为挖坑机(挖坑机上部进行了改装)、储水袋。
二、试点情况
2017年春季,在县林业局的指导下,选择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段使用该设施用于造林。
1、旱卡子滩前山带。4月8日栽植钻×白榆树6亩,苗木胸径2cm,裸根苗。6月10日现场查看,成活率95%以上,长势良好。
2、塔西河前山带。4月10日栽植钻×白榆树4亩,苗木胸径2cm,裸根苗。6月10日现场查看,成活率95%以上,长势良好。
3、北五岔镇沙漠地带。4月20日栽植梭梭5亩,一年生裸根苗,苗木成活率70%左右。
4、成本情况:经测算,挖坑费用1元/个,储水带1元/个,集水坑上部所覆盖塑料布0.6元/块,每套集水装置成本合计2.6元。
三、存在的问题
1、试验树种单一,缺对照试验,试点区域布局不完善。
2、对白榆而言,因其为肉质根,使用改设施如果主根在储水区浸泡,可能会造成烂根。
3、储水区为塑料袋,不利于环保,也会影响根系生长,加之内装未腐熟的麦草秸秆,可能会造成烂根。
4、观测时间太短,还未经历一个生长周期和干旱、高温考验,数据说服力不强,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四、建议
1、扩大试点面积,增加对照树种,选取抗旱的乡土树种,多树种做对比试验,确定适宜该设施的树种。
2、储水区储水材料应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应进一步研究。
3、建议在前山带山区丘陵、坡地不同海拔无灌溉条件下作进一步的布局试验。
上一篇: 关于报送《昌吉州林...
下一篇: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