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对自治州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社会建设类第68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5-07-29 10:47:24 来源:昌吉州教育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马淼委员:

您提出的社会建设类68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实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昌吉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区州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学生为本、回应群众关切,稳妥审慎推进“双减”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课堂效率和课后服务质量同步提升。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全州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优质课直播7000余节、录制上传名师网络同步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3000余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近年来,昌吉州质量抽测各项指标良性发展,中高考成绩上升状态稳定。二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坚持“五育”并举,构建“1+X”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外聘专业人员270名,组建无人机、模方、机器人等社团2828个,开展中小学艺术节暨“双减”成果展246场次。玛纳斯县、阜康市课后服务案例入选教育部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三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各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科学类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类课程开课率100%。相继举办自治州中小学科技节、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常态化开展科学家精神、科创专家科普讲座,覆盖全州145所中小学、16万余名学生。

二、教师非教学负担有效减轻。昌吉州教育局制定了《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社会事务(活动)进校园审批报备机制》,明确了社会事务(活动)进校园认定标准、申报内容和审批报备程序。一是强化统筹协调。严格落实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流程,规范开展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完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每年动态调整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按照《2025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公布内容、形式开展活动,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科学合理统筹各项事项实施的频次、时间等,不得随意增加内容、延长时间、扩大范围、提高标准,不得层层加码,切实加强事项过程管理。二是注重宣传引导。通过教职工大会、校园公众号等渠道解读《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教育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理解“减负”实质,做到“减负”不“减责”。将教师减负与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相统一,把减负工作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切实提高活动育人效果,不得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三是加强工作监督。进一步完善监测、举报、核查、问责、通报等机制,加强对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开展过程的监督,以督促减,以减增效,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落实。设立自治州中小学教师减负邮箱和教师减负监督举报电话,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实现问题线索“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落实。

三、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不断规范。一是深化校外培训治理。持续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通过设立注册资金和风险储备金双“二十万”,压减177所学科类培训机构直至清零,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发改部门、监管银行加强价格调控和资金监管,将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纳入全国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教培领域无序扩张、“造富”乱象消除退场,培训价格回落并持续平稳。二是整治违规培训行为。坚决整治培训乱象,高频次开展专项整治。多部门开展22轮次联合执法以来,累计查处、曝光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黑机构”和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培训269起,查处教师有偿家教2起,处罚违规培训行为3起,退费20920元、处以罚金12950元,在社会面形成警示震慑。三是强化机构资金监管。机构登记变更期间累计清退学员学费74万元,清退拖欠教职工工资29.5万元,追缴社保费1.91万元,安置培训机构从业人员273人。117所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录入“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预收费纳入银行系统监管。

下一步,昌吉州锚定“双减”目标,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是规范课后服务管理。指导学校坚持“公开服务、自愿选择、内涵发展、公益性质”原则,严格落实教育部“五个严禁”要求,规范开展课后服务。二是细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课程管理,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尤其是要开好科学、体育、艺术、劳动、信息技术、地方思政课程。三是强化行政执法,提升校外培训治理效能。

最后,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