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对自治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社会建设类2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8-19 11:16:14 来源:昌吉州教育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对自治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社会建设类2号

提案的答复

 

李宣君等5位委员:

您(你们)提出的社会建设2号《关于推动“双减”政策取得实效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自收到以上提案以来,昌吉州教育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州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交办、承办、审核和督察制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并明确办理目标、具体措施、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办理时限,切实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提案得到办理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双减”工作机制。

成立自治州“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州教育局“双减”工作专班,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昌吉州“双减”工作责任分解方案》等配套性文件23份,在全疆率先出台《昌吉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教育评价细则》,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工作思路,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并纳入对县市、成员单位及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州党政分管领导先后主持召开部门联席会议20余次,州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州纪委对县市“双减”工作开展专项督导2次,教育部门“双减”专班调研12余次。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邮箱157部(个),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联合会商、举报监督、执法检查、督导通报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持续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

二、多措并举,加强和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凡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活动等工作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坚决避免随意性检查。二是差异化安排各项中心工作任务。以教育系统“三进两联一交友”为教师服务主要载体,全州1.9万余名教职员工、92名教师不再参与“访惠聚”驻村、结亲走访等工作,非重要节点不再安排中小学教师参与校园维稳值班,不安排一线教师承担扶贫档案和包户任务,确保学校聚焦主责主业和教师学习休息时间。三是统筹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以“国培”“区培”、赴闽等专题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结合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开展,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四是持续加强宣传引导。自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渠道,持续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广泛宣传学校教师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和工作成效,大力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共同营造关心教育、关爱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研制学科教学基本规范,引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州教育局组织学科骨干团队,在充分征求县(市)教育局、学校意见的基础上,研制了《昌吉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基本规范(试行)》,本规范涵盖小学和初中12个学科,从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进行整体设计,每个环节从不同维度对教学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进一步引导和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制定《昌吉州关于做好教研员常态化联系服务学校工作的通知》,组织教研员开展联系服务学校工作,加强备课、听评课指导服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先行先试精准发力,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制定《关于做好昌吉州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减轻作业负担工作清单》,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制定《昌吉州关于对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和考试管理的工作指南》,研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及作业设计样例。设置A、B、C三个层次的作业,即必做性基础类作业、选做性提高类作业和选做性研究类作业,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尝试布置实验探究作业和跨学科实践作业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研究引领作用,强化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培训指导,定期开展优秀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制定《昌吉州2023年“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指南》,做好作业设计与实施专项研究工作,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也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结合本校所订的学科教辅资料,分层精选、搭配组合和系统选编、改编创编符合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五、基于学生需求,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依据《昌吉州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通知》,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实现两个“全覆盖”,即: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截至目前昌吉州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6所,参加课后服务学生11.98万人,参与教师9481人。全州累计开设社团836个。各学校基于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结合校内外资源,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通过作业指导、培优辅困、特色活动等实现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玛纳斯县、阜康市被评为教育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阜康市被评为自治区级课后服务示范县,昌吉市十小等十所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课后服务示范校和培育校。

六、夯实工作责任,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

在全疆率先制定《昌吉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定工作方案》,成立州、县(市)两级鉴定专家组,为校外培训机构服务类别鉴定工作提供依据和标准。全州原有学科类培训机构177所,目前已压减至0所,压减率100%。181所艺术、体育类和17所科技类非学科培训机构分别移交文旅、科技部门归口管理,出台了《关于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从非学科类机构设立、资金监管、规范管理以及监管执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双减”工作牵头职能,指导各相关行业部门持续规范非学科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在全疆率先制定《昌吉州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开展校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四级包联”网格管理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线上巡查专项行动,加大校外培训专项治理。截止目前,全州累计清理校外培训广告13072条,查处曝光隐形变异违规培训152起,查处非法招生公司8所,清退学员学费73.9万元,清退拖欠教职工工资29.5万元,追缴社保费1.91万元,安置培训机构从业人员273人。查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5起,并严肃处理,在区、州、县进行曝光。办结“双减”信访件40余件,群众满意率100%。《昌吉州守护“双减”初心,坚守监管“底线”,严查“隐形变异”校外培训行为》《昌吉州阜康市54321工作机制--系统施策、综合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入选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七、多种形式共用,确保“双减”政策宣传引导到位。

通过组织开展“推送一批宣传标语、发放一份告家长书、组织一次测试”等“八个一”宣传活动,推进“双减”政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大厅、进家庭”。全州累计发放宣传单26万余份,组建志愿者团队155个,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近3000场次,组织980余名县处级干部参加“双减”政策考试,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通信工具转发《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高广大群众对“双减”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可度。累计报送“双减”工作日报信息164篇,编印“双减”工作简报100期,“昌吉教育”微信公众号和教育云平台发布信息150余篇,提炼形成推进“双减”工作典型案例50个。运用网上网下多种媒介,加强双减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宣传推广双减工作经验做法,大力宣传科学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下一步,昌吉州教育局将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的重要论述,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通过接续奋斗进一步助推“双减”政策落深落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局

                                      202354

 

 

联系单位: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局

  人:马晶鑫                   电话:0994-233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