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帕·吾孜代表:
您提出的教科文卫类4号《关于进一步缩小全州城乡学前教育办学质量差距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4年春季学期,昌吉州共有幼儿园227所,其中城市76所,在园幼儿20087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8.4%。农村151所,在园幼儿19252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教职工5203人,其中专任教师3106人。
近年来,昌吉州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将学前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一是实施学前教育普惠资源扩容工程。2017年完成农村幼儿园“应建尽建”,增加公办幼儿园78所,学位 13920个;2019年以来,依托中央、援疆和县市资金2.7亿元,新建18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4860个;累计投入1.29亿元用于园舍维修和玩教具配备,办园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20年实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普惠民办园从2018年的8所增加到49所,普惠性学位增加1.2万个。二是建立联盟强化管理水平。坚持“城乡一体、公民办并进”发展思路,成立37个幼教联盟,通过“优质园+”模式,发挥区州级示范园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联盟办学,促进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实施师资队伍培优工程。通过公开招聘、购买服务、县域调配等途径,补充配备乡村保教人员,全州幼儿园教职工数从2019年的2238人增长到3435人,其中专任教师从1700人增长到2275人。依托疆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以赛代训”四级培训全覆盖等方式,实现幼儿教师“应培尽培”。87个课题研究陆续结题,州级“三名”工作室20个、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8名,1800余篇论文、案例在自治区获奖。三是推进保育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以“全国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全国安吉游戏改革试点区”为抓手,全覆盖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和“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推动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呼图壁县、木垒县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通过自治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呼图壁县2023年通过教育部认定。全州共有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2所、州级示范园21所。
二、存在的问题
对照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我州的学前教育普惠普及工作还有短板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短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流动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人口流入地仍然存在“入公办园难”的问题。昌吉市问题突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仅为41.2%,与自治区提出的2025年达到50%、2027年力争达到60%以上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幼儿园小班班额超过25人、中班班额超过30人的大班额率高达87%,城区公办园建设速度滞后于适龄人口增长速度。
(二)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一是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保障机制地方配套资金保障不足。昌吉市2021-2022年欠拨学前教育经费842.98万元;奇台县欠拨2020–2023年学前教育保障经费4459万元。因县市配套资金拨付不到位,幼儿园只能够勉强保障日常运转的水、电、暖等基本办公经费,基本没有结余经费用于教师培训、玩教具、图书购置和教研活动。二是办学条件有短板。部分幼儿园生均建筑、生均室外游戏场地面积、幼儿活动用房生均面积均不达标。昌吉市23所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不达标,12所幼儿园生均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达标,37所幼儿活动用房生均面积不达标;奇县12所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不达标,16所幼儿园活动用房生均建筑面积不达标。
(三)城乡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不够均衡。一是科学保教不够深入。部分幼儿园还不同程度存在忽视儿童主题性的现象,存在着“小学化”的现象。二是教研工作成效不明显。教研工作没有从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促进专业成长方面设计教研活动,教研质量不高。三是民办幼儿园监管不到位。幼儿园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园务管理不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持续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供给。一是多途径增加公办学位。2024-2025年完成17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任务,增加学位4860个,全州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5%以上,昌吉市达50%。针对昌吉市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建议昌吉市持续采取回购、租赁等方式将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园,增加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确保2027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0%以上。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按照“五个同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时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后移交当地政府举办公办幼儿园。落实自然资源、住建、不动产登记等职能部门职责,确保幼儿园规划和建设落实到位,让小区配套幼儿园成为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资源。三是提前谋划玩教具和各类设施设备配置,统筹做好教职工招聘和调配,力争项目一完工就能立即投入使用。
(二)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一是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主体责任,落实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保障机制、城市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各级补助资金,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多途径筹措资金改善办园条件,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落实自治区幼儿园收费管理规定,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坚持以提供普惠性服务为衡量标准,科学核定幼儿园办园成本,明确分担比例,合理确定家庭支出水平。
(三)着力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一是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借助州内外高校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力量,建立由高校专家、州、县市骨干教师为主的学前教育专家库。探索建立以区、州级示范园引领,县级示范园为主体的“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持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研能力。二是实施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建立常态化“县域监测、园所自评”的学前教育质量动态监管机制,每学期开展一次幼儿园自评,每三年开展一轮县级全覆盖评估,以评促改、评建并举,引导幼儿园集体诊断,自我反思,改进教育行为。三是扎实推进国家保教质量试验区建设。按照“1+7+8”发展思路,有序推进昌吉市国家级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工作。组建1个研究共同体,成立7个教研责任区,重点开展党建引领、有效观察、深度学习、自主游戏、自我评估、教研改革、家园共育、幼小衔接8项行动研究,打造“幼有善育”的国家保教质量提升昌吉样本。四是规范民办园管理。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年检、“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对民办园办园行为监管与指导,引导民办幼儿园不断提升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水平。
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局
2024年5月20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教育局
联系人: 张砚 电话:13999568992
上一篇: 对自治州十六届人大...
下一篇: 自治州第十六届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