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工交财贸〕类第59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5-05-12 21:04:10 来源:昌吉州发改委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陈龙代表:

您提出的〔工交财贸〕类第59号《关于建立健全资金投入前期论证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项目前期论证指导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精神,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帮助、指导县市(园区)项目单位深入研学,强化运用,优先选用政治立场坚定、严守廉洁纪律、专业技术拔尖的高素质团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经济性及风险因素开展系统性论证。委托昌吉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后方可批复可研报告,切实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从源头保障政府投资效益,为项目精准落地夯实基础。

二、优化州本级预算内前期费配置。自2023年设立州本级预算内前期费以来,建立"三优先"筛选机制:优先支持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契合"十四五"产业布局的急需实施项目,优先遴选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提质等具有示范效应的代表性工程;优先保障前期工作成熟度高、要素保障条件完备的拟开工项目,累计投入2.3亿元支持全州262个项目开展可研、初设、勘察、施工图等前期工作,2023-2024年共争取中央、自治区预算内、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71.4亿元,其中2024年争取中央、自治区预算内资金15.73亿元,为近十年最高。2025年将继续安排1.2亿元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加速形成“谋划一批优选项目强储备、落地一批成熟项目促投资、建成一批标杆项目见实效”的梯次发展格局。

三、强化项目储备谋划指导服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导向与资金投向领域,梳理形成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及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指南,指导(园区)及州直部门精准谋划项目。建立“双轨协同、穿透管理”机制:纵向构建“州发改委-州直部门-县市(园区)-项目单位”政策传导链,横向打通“州发改委-县市(园区)发改部门-行业部门-项目单位”协同通道,实行储备、申报、实施、验收全周期闭环管理。通过实地帮扶、视频调度、联合办公等方式深化指导,动态更新三类项目储备库,推行“梯次培育、动态调整、成熟申报”机制,形成“政策精准对接-项目滚动储备-服务全程跟进-质效闭环管控”的立体化推进体系,全面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和实施效率。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人:吴忠楠                        电话:0994-251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