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强代表:
您提出的工交财贸类62号《关于“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系统评价了“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作成效,提出了深化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养、加大高新区产业配套和拓链补链强链、推动科技创新和资源聚集等方面很好的意见建议,内容清晰明确,非常具有建设性,体现了对“一市两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关注。收到建议后,我委积极会同相关协办部门了解情况,研究建议中相关措施,结合当前工作推进情况,形成了意见,向您逐一作答。
一、健全“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机制
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提出了“强州府”战略,并多次作出工作部署。自治州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一市两区’要做好深度融合文章、推动城市建设和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州党委主要领导到昌吉市、高新区和农高区调研时强调,全力推动“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昌吉市是昌吉州重要门户和窗口,“一市两区”是全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成立了推动昌吉市与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园区、城市管理、发改、工信、科技等有关部门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规划和建设管理、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市域科技创新资源聚集、生态环保联动协作、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等10个行业领域“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工作。
二、统筹“一市两区”顶层设计和规划编制
州党委、人民政府出台了“一市两区”融合发展意见,进一步明确昌吉市、高新区和农高区的功能定位。坚持规划统筹,实施“一张蓝图”,从州级层面,围绕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编制了“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县域经济研究,对“一市两区”目标定位和产业发展进行谋篇布局;从县市级层面,昌吉市编制了“十五五”前期思路研究、“一市两区”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启动了“一市两区”优势特色现代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统筹农高区和高新区进行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促进区域资源集约、产业耦合互补。同时,结合市区融合、区镇融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需要,将高新区、农高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纳入昌吉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
三、推动“一市两区”产业协同发展
昌吉高新区聚焦“优先发展区”功能定位,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昌吉州工业经济“前沿阵地”。按照“产业协同、资源整合、协调联动”的原则,将昌吉高新区新认定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建设区域、昌吉市闽昌、八钢工业集聚区等区域通过调扩区方式优化整合至昌吉国家高新区,以“一区多园”模式建设管理。依托昌吉市新能源资源,协同昌吉市北部光伏发展,加快高新区光伏、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联合昌吉市、农高区积极申报专项债、中央预算内等资金支持,推进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借助昌吉市新疆信息产业园,加快围绕超算等设备及辅材制造培育相关产业。加强联合招商力度,与昌吉市联合招引新疆寰锦能源2GW光伏BC组件项目,完成签约并通过项目预审会。
四、加大“一市两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围绕供排水管网“一张网”、道路交通一体化、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超长期国债等资金,组织农高区、高新区召开项目谋划专题研讨会,紧盯投资政策导向,谋划储备2025年“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项目30个。目前,已明确实施道路交通、水利工程、地下管网、电力保障、城市更新、医疗保障、教育教学等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项目9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手续、规划设计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预计6月全面开工建设。
五、加强“一市两区”城市精细化管养
加速推动“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昌吉市积极组织市政养护、环卫、园林绿化等部门,对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城市精细化管养。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城市清扫保洁及精细化管养工作机械车辆3330车次、人员15795人次,累计清运处理生活垃圾5396.5吨。管养两区公园广场绿地及道路绿化带681.42万㎡、清理积雪2238.24万㎡、拉运各类垃圾36车次。更换屯河路、绿洲路、宁边东路、红旗东路、延安南路、学校周边护学岗及北外环锈蚀的道路隔离护栏合计890.12m,清理及更换雨水箅子394个、更换井盖51套、修复石球石柱145个,共检修两园区路灯616盏,抢修维护路灯供电电缆故障9处,农高区、高新区亮灯率分别提升至92%和94%。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综合改革,健全完善统一管理、高效联动的体制机制,推动昌吉市与昌吉高新区、农高区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建设叠加优势、相互赋能的发展共同体。一是结合“一市两区”产业布局、企业发展、设施建设等现状条件和发展预期,加快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深入研究谋划昌吉市与高新区、农高区快速通达道路项目,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联动的便捷交通网络。二是依托高新区、农高区,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研究谋划打造更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把促进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与招引优势企业结合起来,形成相互配套、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三是用足用好科技专项资金,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持续做好“两区”建成区水电气暖供应保障、市政设施维护管理、物业监管、道路积雪清扫等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动“一市两区”网格化管理与企业维稳、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等工作有机融合、深度互促。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 系 人:杨超 联系电话:0994-2524331
上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
下一篇: 关于对自治州十六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