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娟委员:
您提出的经济建设类60号《关于加大对奇台县粮食生产区支持力度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奇台县能从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承担起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的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完成2023年度下达奇台县小麦约束性目标任务,近年来小麦生产面积都稳定在100万亩左右。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区收益保障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耕地地力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切实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建立健全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做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进
一步建立粮食安全项目整合机制,注重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作用,在农业用水灌溉保障、粮食订单生产、生产基地规模化经营、实现优质优价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保障。州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对全州10个粮食生产重点乡镇和50个粮食生产重点村给予奖励。2024年开始,州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重点对各县市(农业园区)承担的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的部分支出给予补贴,将灌溉区小麦、玉米的保额由目前的600元提高到800元,提升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
(二)充分利用好现有各类农业项目和扶持资金。近年来,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部门将支持粮食生产的相关项目及扶持资金重点向粮食生产大县奇台县给予了倾斜,如粮食产业园项目、重点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和耕地轮作试点等,同时,农业农村部每年给予粮食生产大县一定的奖补资金。要高度重视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精准使用好每一笔涉农项目资金,真正发挥项目资金作用,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生产能力。
(三)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主体作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近几年,奇台县土地流转高达87%,土地流转程度较高,如果另外增加补贴,补贴资金只会补到土地流转大户或经营者手中,对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没有带来根本性改变,对全体享有土地资源的农民更没有带来任何红利。切实推行“腰站子”模式,重点培育和扶持集体经济组织及农业公司等组织化程度高、村民参与度广的生产经营主体,今后,各类补贴和项目重点向发展较好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公司倾斜,让全体村民和村集体享受各类政策的红利。
(四)重点打造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奇台县,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建设为契机,用好7000万元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引进培育一批粮食精深加工企业,提升粮食加工产能和精深加工能力,用好“奇台面粉”区域公用品牌,向精深加工和品牌要效益。同时结合江布拉克景区,打造以小麦为重点的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全产业体系,将小麦全产业链发展作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升粮食生产大县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
(五)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奇台县水资源总体不足,面对水资源紧缺这一现实问题,要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将斗渠、农渠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节水灌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的项目内容中,做好项目总体设计和规划,同时,充分利用好地债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末级渠系维护和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渠道综合利用率。
二、下一步工作
州农业农村局对奇台县今后涉农项目前期申报时加强指导,并在规划编制的前期费用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园、种业发展、农机购置补贴、轮作补贴、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粮食生产相关项目方面继续给予倾斜。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