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委员:
您提出的经济建设类45号《关于推动昌吉州奶源地标志保护和设立“昌吉牛奶节”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以来,昌吉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肩负自治区奶业发展核心区责任担当,坚定信心,始终将奶产业发展摆在突出地位抓紧抓实。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奶业振兴行动计划》,开拓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创新发展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在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上下功夫,有力地促进了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2年末,我州有5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36家,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6家,奶牛存栏突破8万头,全州奶产量33.37万吨,位列全疆第一。州内乳制品加工企业麦趣尔乳业公司、西
域春乳业公司、维维乳业公司、康利来乳业公司、瑾瑜乳制品公司5家,除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外,还有朗青、振飞、新峰、小金牛4家加工作坊。“西域春”“麦趣尔”等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有力带动了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措施及取得成效
(一)政策扶持引导,优化奶源区域布局。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了以奶业为主的三个畜牧产业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筑好“巢”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发展奶业,先后有30余家畜牧企业入驻。二是创新发展合作模式,采取土地免费使用企业自建、政府代建企业租用或先租后购等多种方式,搭建好平台引来“凤”,伊利、蒙牛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昌吉畜牧产业园,本土企业西部生态、豪子畜牧、锦华盛业等纷纷扩大规模。融通农牧、嘉润通等公司已与我州签订发展奶业合作协议。三是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对奶产业的投入,无论外来企业还是州内企业,一律享受同等支持政策,重点在新购进奶牛、贷款利息、乳制品疆外销售运费、项目等方面优先进行补助和支持。支持天山畜牧生物育种成功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名单。同时,出台奶牛地方政策性补充险,使奶牛理赔金额由1万元提升到2万元,补助资金由州级财政按比例承担,奶牛融资能力由0.8万元提升到1.6万元。
(二)扎实开展品种改良,提升品质效益。坚持以荷斯坦牛改良为主导方向,优化生产群结构,建立稳定核心群,在规模养殖场提高性控冻精使用比例,推广使用性控冻精2万剂以上,新增优质母犊1万头以上,全州奶牛良种率达到85%以上。
(三)支持企业走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创新培育品牌、产业化构建品牌、诚信维护品牌为重点,不断培育多元化奶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公司+养殖场(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扶优扶强“西域春”“麦趣尔”等品牌企业走出去,对在区外建立畜产品货仓、开设门店等进行专项补助,不断扩大销售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对参加国内展会的企业,实行专门补贴,扩大宣传范围;对销往区外的乳制品,按比例补助运费。同时,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集“现代奶业养殖示范、科普宣传、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牧场,改造提升畜牧企业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启动“万头奶牛进昌吉”活动。2023年我州将持续推进奶业振兴,加强奶源基地建设,继续做好国家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实施。继续坚持自繁自育和引进扩繁相结合,扩增荷斯坦奶牛群体,提高奶牛单产,实现品种优化、量质双升,增加自有奶源供给。重点推进优然牧业、现代牧业、锦华盛业、嘉润通、西部生态牧业和豪子畜牧等奶牛养殖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年内新增奶牛2万头以上。
(二)加大对奶牛养殖业补助。一是规模奶牛场从区外购进荷斯坦奶牛给予补贴。二是加大推广进口奶牛性控冻精力度,并给于一定补贴。
(三)加大对养殖业的金融支持。一是对奶牛实行国家政策性保险和地方补充保险,提高奶牛的抵押贷款额度;二是给予奶牛规模养殖场(社)、乳制品加工企业商业贷款贷款贴息补贴。
(四)加大推介宣传力度。开展“一月一推介”活动,连续多年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州等地举办招商洽谈会,特色畜产品展销推介会,组织畜牧企业和规模养殖企业参加农博会,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和网红直播带货等活动,组建了以企业(合作社)为主的经纪人队伍。在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下,引进发展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申报认证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畜牧业经营主体,不断补链、延链、强链,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全力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对奶产业地理标志保护重视不够的问题,充分发挥“呼图壁奶牛”地理标志农产品带动效应。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呼图壁奶牛品种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绝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各类投入品,确保符合质量安全要求。产品安全、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同类产品相关规定,包装标识均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持续推动我州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优质、健康。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