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昌吉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社会建设类95号《关于加快昌吉州<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证书推广工作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畜牧业是昌吉州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始终把畜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出台了系列文件,州本级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强力推进“一园千牛万羊”工程建设。牢固树立“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意识,切实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工作,逐步形成了“以监促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工作机制,重点强化活畜调运等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严防疫情传入和传播。同时,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面落实检疫监督各级财政补助,切实稳定检疫监督
队伍,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全州牲畜年饲养量347.27万头只,家禽年出栏1295.92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34万吨、1.91万吨、33.37万吨,奶产量位居全疆第一,现有饲养量580.08万头只。我州作为自治区重要的畜产品保供基地,跨省、跨区域调运活畜数量大,2022年,我州调入各类牲畜39.93万头只,禽449.25万羽;调出牲畜75.48万头只,禽2464.54万羽。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产值的31%,我州畜牧业取得一定成绩。
(一)强化动物检疫监管。一是狠抓产地检疫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及自治区动物检疫工作要求,强化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落实检疫申报程序,做好现场检疫和实验室检测,规范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二是加强屠宰检疫监管。进一步规范屠宰检疫程序,严格落实屠宰检疫各项制度要求,督促官方兽医和企业业主熟练使用“新疆动物检疫监管”小程序,根据入场、落地等相关要求,规范开展工作,确保上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三是采购牛羊卡环120万枚和动物耳标60万枚。2022年全州设立动物检疫申报点95个,任命官方兽医337名。开展产地检疫动物3769.78万头只羽,其中生猪78.91万头,牛9.82万头,羊42.7万只,禽3605.89万羽;屠宰检疫9511.46万公斤,其中猪7582.34万公斤,牛1259.07万公斤,羊549.55万公斤,禽119.74万公斤。
(二)强化流通环节监管。一是严格落实自治区规定的跨省、区调入动物备案、落地报告、隔离观察等措施,形成调出必检与调入隔离双重保险机制,严禁从高风险区、疫区向我州调运动物及产品,防止输入性疫情发生。督促县乡各级官方兽医要各司其职,做好进入昌吉州动物的落地报告工作,对于承运人的落地报告申请,官方兽医不得推诿扯皮,因官方兽医不履行职责造成承运人经济损失或疫病发生等情况的,依法追责。2022年从昌吉州外调入我州的动物共8775批次284.59万头,落地监管率达95.88%。二是规范木垒县大浪沙公路检查站的运行,指导检查站做好过往拉运动物车辆的查验,切实发挥检查站作用。2022年实地查看记录结合电子出证系统查验记录检查车辆共222辆,共查验动物32157头只。三是指导做好活畜交易市场入场、出场的查验及管理,规范换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严厉打击无证入场、不检疫就出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着力推进电子出证试点工作。我局积极主动与自治区畜牧兽医局沟通,申请2023年在全州推行网上检疫申报工作,既货主或畜主在动物出栏前,通过“新疆动物检疫监管”客户端向官方兽医申请检疫,官方兽医经核查免疫信息的资料后,对予以受理的通过申请,并指定地点对货主或畜主申报检疫的动物实施检疫,将原有的纸质申报变为网上申报,提升工作效率,官方兽医申报检疫率达100%。3月27日至4月3日,邀请“七色花”系统开发公司工程师,以县市为单位,对电子证使用进行轮训,确保官方兽医掌握操作程序,为试点推行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关于做好全区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等工作的通知》(新牧函〔2023〕292号)要求,5月-6月过渡阶段,纸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无纸化B证并行,7月1日起,全州全面推行无纸化B证工作,官方兽医不再出具纸质B证。
(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2023年,我局将加强县级兽医实验室设施建设,各县(市)对兽医实验室进行改造提升,使其具备开展病原学监测能力;县级兽医实验室人员培训1期,各县市实行持证人员不少于5人;对各县市兽医实验室开展检测能力比对1次、复核监测2次;开展非洲猪瘟盲样比对2次,加强检疫监督,局办官方兽医培训班3期,开展检疫员大比武活动,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