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昌吉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浏览次数:

昌吉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昌吉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贡献民族工作力量。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宣传阐释,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和模范事迹巡回宣讲活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刻阐发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导各级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表彰大会精神,深化各族干部群众对“铸牢”主线的认识。认真抓好党中央和自治区、州党委关于民族工作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深化落实民委“三定”规定,带动全州民族部门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会同州党委统战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督帮一体”工作,对七个县市和40余个州直部门单位实地走访调研指导,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正在从观念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系统推进。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持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阐释,积极与州社科联、昌吉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合作,开展铸牢研究课题8个。举办创建和铸牢培训班1期,全面强化民族工作部门干部指导实践的能力。深入开展以“共绘中华民族同心圆  同谱典范地州新诗篇”为主题的第4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推出19项具体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分众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们推出了15期《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短片,并编发了3000余份《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图文解读》,旨在凝聚共识、团结人心、汇聚合力,激发全体庭州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热情和斗志。与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合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图片展》巡展活动,让各族干部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开放,准确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累计受众2万余人。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服务“铸牢”作用,加强实践探索,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打造成赋予“三个意义”的有效载体。同时,按照“项目所至、宣讲必达,实施全程、群众共参”的原则,推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服务“铸牢”。项目论证中,充分吸纳各族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让群众一开始就对项目有认同感。项目实施前,清晰告知各族群众,项目资金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投入,传递国家关怀,让各族群众认识到幸福从何而来。项目实施中,优先鼓励当地各族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邀请群众代表加入项目监督,确保项目透明、规范实施、真正惠及民生。项目评价上,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凝聚人心成效,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大民品民贸企业在铸牢中的作用,为25家民品民贸企业申请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首次举办民品民贸企业负责人专题培训班,民品民贸企业成为“铸牢”工作的重要力量。

  持续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抓手,与新疆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达成咨询服务合作协议,全方位指导县市围绕主线高标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申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木垒县、奇台腰站子村等3个单位推荐申报第十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大力选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5个集体、13名个人被推荐为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一步丰富促进各民族“三交”载体平台,组织20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外出参观考察,举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教育实践培训活动,以鲜活案例展现创建成效、感受创建带来的变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全州干部与各族群众开展结对交友。把体育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举办篮球、摔跤、押加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切实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
发布日期: 2025-08-11 13:29:05 来源:昌吉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昌吉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昌吉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贡献民族工作力量。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宣传阐释,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和模范事迹巡回宣讲活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刻阐发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导各级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表彰大会精神,深化各族干部群众对“铸牢”主线的认识。认真抓好党中央和自治区、州党委关于民族工作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深化落实民委“三定”规定,带动全州民族部门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会同州党委统战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督帮一体”工作,对七个县市和40余个州直部门单位实地走访调研指导,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正在从观念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系统推进。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持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阐释,积极与州社科联、昌吉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合作,开展铸牢研究课题8个。举办创建和铸牢培训班1期,全面强化民族工作部门干部指导实践的能力。深入开展以“共绘中华民族同心圆  同谱典范地州新诗篇”为主题的第4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推出19项具体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分众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们推出了15期《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短片,并编发了3000余份《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图文解读》,旨在凝聚共识、团结人心、汇聚合力,激发全体庭州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热情和斗志。与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合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图片展》巡展活动,让各族干部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开放,准确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累计受众2万余人。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服务“铸牢”作用,加强实践探索,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打造成赋予“三个意义”的有效载体。同时,按照“项目所至、宣讲必达,实施全程、群众共参”的原则,推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服务“铸牢”。项目论证中,充分吸纳各族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让群众一开始就对项目有认同感。项目实施前,清晰告知各族群众,项目资金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投入,传递国家关怀,让各族群众认识到幸福从何而来。项目实施中,优先鼓励当地各族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邀请群众代表加入项目监督,确保项目透明、规范实施、真正惠及民生。项目评价上,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凝聚人心成效,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大民品民贸企业在铸牢中的作用,为25家民品民贸企业申请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首次举办民品民贸企业负责人专题培训班,民品民贸企业成为“铸牢”工作的重要力量。

  持续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抓手,与新疆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达成咨询服务合作协议,全方位指导县市围绕主线高标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申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木垒县、奇台腰站子村等3个单位推荐申报第十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大力选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5个集体、13名个人被推荐为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一步丰富促进各民族“三交”载体平台,组织20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外出参观考察,举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教育实践培训活动,以鲜活案例展现创建成效、感受创建带来的变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全州干部与各族群众开展结对交友。把体育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举办篮球、摔跤、押加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