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薇 通讯员 杨慧报道)每年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是防汛关键期。在此期间,昌吉州党委、政府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通过科学指挥与周密部署,坚决守住了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
“今年,全州各地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在完善体制机制、落实防汛责任、修编应急预案、开展实训演练、排查整治隐患、建设物资队伍等方面下足功夫,为安全度汛筑牢根基。”昌吉州水安全保障中心负责人王洋介绍。
为筑牢防汛根基,昌吉州水利部门不断强化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全力做好精准监测会商与预警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召开防汛抗旱专题研判会议14次、部门联席会议5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6.4万条,精准应对各类天气过程22场次。
在防汛工作推进过程中,昌吉州构建起五级防汛包保体系,由党政负责人坐镇指挥,各级水利部门层层压实防汛责任。目前,全州已完成213名水库“三个责任”人员调整,编制44座重点防汛水库调度方案和249个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通过“河长+”模式实现巡河全覆盖。
针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昌吉州各级水利部门严格遵循“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原则,结合防汛度汛重点环节果断落实“三个坚决转移”要求,明确转移全流程管理规范。州级层面组织开展4轮次一线抽查指导,建立隐患问题台账360个,已完成问题整改354个,问题整改率达98%。
在此基础上,州水利局积极推动县(市)充实物资与队伍储备,通过足量储备防汛物资、组建专业抢险队伍并开展实战演练,确保应急力量“调得出、用得上”。全州各级水利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保障灾情信息第一时间上报处置,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全州抗旱工作同步发力。7月以来,全州持续高温少雨,东三县局部地区出现用水紧张现象。对此,州水利部门迅速开展旱情调研,指导各县(市)充分利用有效降雨的雨洪资源,通过水利工程尽可能实现多引、多提、多拦、多蓄,保证农业用水。
州水利部门还与气象部门密切联动,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全面保障农业用水需求。截至7月底,全州灌溉供水量达16.60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1.10亿立方米。
根据气象预报,8月我州将有4场中弱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以小雨为主,部分山区将出现中到大雨,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概率较高,局部山区可能因强对流天气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将持续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弦不松、意不疏,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切实防御好每一局地、每一河系,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江河安澜。”王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