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萍代表:
您提出的教科文卫类58号《关于我州文旅融合促“三交”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政策推动
昌吉州文旅局以实施文旅融合提质行动为抓手,制定了《2024年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工作任务清单》,将旅游促“三交”纳入奖补办法、各县市考核指标,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工作。
(二)文化活动丰富
2024年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2867场次,“石榴籽”文化小分队演出892场次等,还有援疆专场演出、优秀剧目展览等。2025年计划举办“文润庭州”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000场次以上,提升新疆大剧院演艺品质等,以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三)特色资源挖掘
吉木萨尔县依托北庭故城遗址、车师古道等旅游资源,设计实施一系列文旅活动,增进各民族情感联结。新地乡通过“艺术建乡”,吸引艺术创作者入村建立工作室,为各族群众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等的社会环境,促进价值共振。
(四)区域旅游合作
借助江布拉克机场通航契机,在喀什市、伊宁市举办旅游促进“三交”专题推介会,与通航城市深化旅游合作,宣传新型旅游精品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还走进泉州举办推介会,促进两地在旅游产业和文化领域的合作,推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五)文旅市场发展
2024年昌吉州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13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7.9亿元,分别增长14.02%与20.3%。2025年正朝着全年550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超400亿元旅游收入的目标进发,在文旅市场发展中促进各民族“三交”。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制定《昌吉州文旅局文旅促“三交”工作任务分解清单》,充分发挥州艺术剧院、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艺单位阵地作用,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和对外交流活动,让优秀文艺作品直达基层。二是加快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元素进景区工作,在全州3A级以上景区打造彰显中华民族同共体的美陈打卡点。各县市园区申报完成1个景区文化内涵提升项目、1个旅游促“三交”典型案例。三是推出“寻着世遗游昌吉”“研学寻趣游昌吉”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旅游载体。四是积极参展新疆春博会、亚欧博览会、海峡博览会等国内重点展会,赴江布拉克机场通航和援疆省市举办文旅促“三交”推介招商会,举办“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暨昌吉州美食文化旅游节、5.19中国旅游日、“冬游天山别样暖”冰雪嘉年华等主题活动,加大“引客入昌”,持续擦亮文旅品牌。五是积极打造旅游精品,全年创建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2处、夜间文化和旅游休闲街区2个、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夯实文旅促“三交”发展基础。六是与六师、八师、十二师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游客互送等兵地融合促“三交”活动,增进兵地群众往来互动、交心融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挖掘与展示不足
部分景区对当地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挖掘不深,未能充分展示文化内涵,难以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不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乡村旅游在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方面展示不够系统和深入,特色不突出,无法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限制了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
(二)旅游产品与服务有待提升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不利于吸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游客,影响了“三交”的广度和深度。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如景区餐饮、住宿条件有限,交通便利性不足等,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可能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减少了各民族间深入交流的机会。
(三)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文旅品牌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宣传推介特色不鲜明,社会组织参与度低,导致外界对昌吉州文旅资源了解不足,难以吸引更多外地游客,不利于促进广泛的交往交流。
对新媒体等新兴宣传渠道运用不够充分,宣传方式较为传统,无法精准触达目标客源市场,限制了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阻碍了“三交”的进一步发展。
(四)跨部门协作与区域合作薄弱
文旅融合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协作机制不完善,存在沟通不畅、协调困难等问题,影响了文旅融合促“三交”相关项目和活动的推进。
与周边地区的文旅合作不够紧密,在资源共享、线路互联、市场共建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形成更大范围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限制了各民族间跨区域的交往交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挖文化资源:梳理昌吉州各民族特色文化,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等非遗项目融入文旅产品,打造民族文化体验线路。
(二)打造文旅品牌:推出“丝路昌吉·民族交融之旅”品牌,开发民族文化主题演艺、特色民宿、民俗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
(三)完善配套设施:在景区增设多语种标识、民族特色服务设施,优化交通网络,提升游客承载能力和接待服务水平。
(四)创新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文旅展会,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展示昌吉州民族交融文旅成果,吸引国内外游客。
(五)强化人才培养:开展文旅从业人员民族政策、服务技能培训,培养既懂文旅运营又了解民族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六)深化区域合作:与周边地区联动,共同打造跨区域文旅融合促“三交”线路,扩大影响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3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张磊 电话:18909946888
上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
下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