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海代表:
您提出的教科文卫类57号《关于整合州域内优质旅游资源,开发运营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昌吉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围绕加快建设“入疆旅游第一站”目标,立足“新疆是个好地方、醉美最近是昌吉”形象宣传定位,突出“双世遗”品牌,提升“双5A”等优势资源,实施文旅融合提质行动,把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来打造,全州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一、昌吉州旅游资源概况
昌吉州旅游资源富集,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集雪山、森林、草原、绿洲、湿地、湖泊、戈壁、沙漠八类景观带为一体,资源景观立体层次丰富,类型齐全。有世界自然遗产天山天池和世界文化遗产北庭故城,有品质优良的高山草原江布拉克和世界第一怪坡天山怪坡,有中国最长的丹霞地貌百里丹霞和鬼斧神工的魔鬼城,有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发掘地和最大的古森林化石群硅化木·恐龙沟,有世界最响的鸣沙山和最原始的胡杨林,有7.5亿年水龄、中国唯一的沙漠古海温泉和大地调色板之称的木垒中国农业公园,有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草原坎儿井和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东非西亚线)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有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的新疆大剧院和历史悠久穿越古今的车师古道,有四条全长1200多公里的旅游风景道。州域内历史遗迹富集,涵盖古城、古道、古寺、古烽燧和岩画等重点历史遗存,有汉代的疏勒城(石城子)遗址、唐代的唐朝墩古城遗址、北庭都护府遗址、康家石门子原始岩画等各类文物遗址641处。
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县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2个。3A级以上景区55家,星级旅游饭店50家,S级滑雪场7家,旅行社96家。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个、重点村5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25个。有星级农家乐48家,“旅游+”示范点68处。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5137.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7.9亿元,分别增长13.9%、20.3%。
二、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坚持高位推动,制定《自治州文旅融合提质行动工作方案》《自治州旅游基础设施补短板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和《自治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着力提升天山天池、江布拉克、北庭故城、S101沿线、天山1号风景道沿线等重点景区景点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游、研学游、自驾游、康养游等六大旅游业态。新疆大剧院《千回西域》成功复演,累计演出203场次,收入3001万元。推出刘亮程文学馆、中华碧玉园、福禄园等文旅融合品牌产品。4A级景区北庭故城成为国家级研学旅游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同共体教育实践基地。奇台博物馆、阜康飞揽天下等9个单位命名为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积极开发红色研学旅行,营造“沉浸式”感悟红色文化氛围。
(二)文旅项目扎实推进。全州2024年实施文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4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亿元。新疆昌吉州百里丹霞旅游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全力推动庭州生态绿谷金普顿星级酒店、索尔巴斯陶旅游景区、新疆潘多拉动物王国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天山天池、江布拉克、北庭故城、庭州生态绿谷等景区规划提升工作。按照《昌吉州文旅项目市场化升级策划方案》,着力推进100个“微景点”招商引资,2024年“微景点”落地招商项目39个,总投资5.47亿元。引进上海锦江之星文旅集团、陕西城市投资集团等知名企业对昌吉州进行考察,计划开发丹霞气泉谷、江布拉克野奢营地等项目。优化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三难一不畅”问题,新增旅游厕所16座,停车场32个、通信基站26座,旅游标识牌526块。完成自治区专项资金160万元的天山1号风景道、百里丹霞风景道标识标牌建设。
(三)旅游品牌建设富有成效。培育天山天池景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3家,全州新增涉旅品牌28个。推出“品味美食游昌吉”“听着花儿游昌吉”等10条旅游精品线路;阜康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奇台江布拉克山地户外项目、昌吉市百里丹霞风景道被授予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以百里丹霞、天山1号风景道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线路入选自治区十大交通融合精品线路。北庭故城、江布拉克、康家石门子等景区入选自治区旅游促“三交”典型案例推广名录。
(四)文旅推介宣传亮点纷呈。围绕“新疆是个好地方 醉美最近是昌吉”文旅品牌,主要领导带头推介,七个县市党委书记化身“文旅推介官”,介绍各地文旅资源;参加第十九届海峡博览会等全国系列推广活动22场次;引进央视《美丽中华行》、湖南电视台“跟着课本去旅行”、“与辉同行阅山河”、欧洲13国旅行商踩线、腾讯QQ飞车S5总决赛等全国性文旅营销活动;组织开展冰雪旅游促“三交”推介及快闪活动16场次;加大对“昌吉州文旅”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官方平台和自媒体达人的话题营销,聘请刘亮程、尕尕等10位知名人士为自治州文旅推介官,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引流。
(五)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扎实有效。开展 “物价、厕所、甩团” 专项整治,规范旅游市场价格秩序,引导景区、餐饮企业创新餐饮服务,推出35种“小份菜”。全面整改A级景区厕所,实现数量、分布、功能、管理等多方面优化。重拳整治“甩团”、不合理低价游、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培训景区、餐饮服务人员2500余人次。积极推进旅游服务质量六大提升行动,成立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四个协会并开展承诺践诺活动,聘请20名“文旅体验官”,推行“文旅体验官”“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042人次,检查场所8521家次,办理案件51起,保障文旅市场稳定有序,为游客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六)智慧文旅建设稳步推进。整合文旅数据资源,建成昌吉州文旅数据库,实现A级以上景区资源数据全部录入。搭建智慧文旅平台和指挥中心,推动50%以上4A级旅游景区向智慧景区转型,景区监控、闸机、客流、预约等数据接入达标,提升旅游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三、下一步举措
下一步,昌吉州文旅系统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落实旅游业要“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和昌吉州党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抓顶层、强基础、塑品牌、拓业态、优服务、促融合,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胜势”“文旅强势”“文旅声势”,努力打造入疆旅游第一站,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文旅力量。2025年全州游客接待达到5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
一是实施文旅项目落地行动。深入实施文旅融合提质行动,不断提升全州旅游硬实力。编制《昌吉州文化旅游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昌吉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积极谋划项目,重点抓好庭州生态绿谷金普顿酒店集群、索尔巴斯陶景区开发、潘多拉动物科普公园建设、昌吉林溪水岸国际林创旅游度假区、天墉城、新疆文化之窗、天山天池提档升级等一批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完成30个“微景点”招商项目。支持木垒县申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玛纳斯县申报自治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抓好北庭故城、天山天池、江布拉克、百里丹霞、庭州生态绿谷等重点景区提升项目。持续跟进新疆百里丹霞旅游区基础服务实施项目建设工作。以天山天池景区和江布拉克景区为示范样板,制度化、规范化提升A级景区管理水平,在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景区环境上重点发力,指导督促全州52家A级旅游景区产品迭代、景区服务水平提升、运营模式创新,促进A级旅游景区品质大提升。各县市以旅游城市的目标统筹区域各类资源,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设施,开展全州旅游标识标牌建设管理攻坚行动,新建旅游标识牌94块。新建停车场14个、旅游厕所15座、充电桩70台、充电枪80个,积极推进通讯基站建设,有效解决“三难一不畅”问题。每个县市新增“昌吉好礼”购物店1家,开发设计5套旅游纪念品。每个县市打造2处智慧旅游示范点。
二是实施多业态提质融合行动。坚持以游为核心,以吃住行购娱等传统要素为配套,打造集观光旅游、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艺体验、特产购销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项目。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要求,创新开发研学、民俗、户外运动等新型旅游项目,尤其是大力扶持研学旅行机构,引导市场主体依托我州特色景区、文博、文物、非遗等文旅资源,开发研学10条主题突出的精品研学线路,打响具有昌吉州本地特色的系列研学品牌。通过特色加工工艺和文化价值赋能,借助新兴营销模式和市场主体,加大“昌吉好礼”开发深度,争取年内打造50个“庭州好礼”旅游产品,实现4A级以上景区“放心购”全覆盖,培育“庭州好礼”旗舰店10个。
三是实施文旅品牌增效行动。围绕“丝路庭州·昌盛吉祥”文化定位,突出“双世遗”、“百里丹霞”等文旅资源,持续打响“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丝路庭州嘉年华·昌吉周末快乐游”、“昌吉的冬日·别样的温暖”等文旅品牌。引导各县(市、园区)因地因时制宜,积极发展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推出差异化特色文旅品牌。昌吉市、农业园区围绕庭州生态绿谷、杜氏旅游、都市胡杨林发展周末休闲游;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围绕百里丹霞发展自驾观光游;吉木萨尔县围绕车师古道发展户外徒步游;木垒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围绕天山1号风景道发展乡村体验游。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天山天池、江布拉克、北庭故城、庭州生态绿谷、杜氏旅游、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等4A级以上重点景区围绕“二次消费、留住游客”有效开发旅游产品。激活鸣沙山·胡杨林、叶勒森、千佛洞、芸农庄、康家石门子、土炮营沙漠公园等景区景点文旅资源。发放5万张“文惠卡”。引导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特色内容向昌吉小吃街、古城商业街、中华碧玉园、碧琳城、天山北麓葡萄酒风情街等街区聚集,每个县市形成1—2个文旅产业集群,至少打造2条以上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各县市积极培育申报景区文化内涵提升项目、旅游促“三交”典型案例各1个。
四是实施文旅精品创建行动。天山天池、江布拉克发挥国家5A级景区品牌效应,提升品质,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北庭故城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聚焦家庭亲子、年轻人、中老年群体等细分客源市场,做优环游天山、车师古道、百里丹霞、大漠密境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浓郁地方韵味的文旅融合名镇,新命名一批国家、自治区“旅游+”示范基地、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街区,推动全域美景美食美宿串珠成链。对成功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的旅游度假区、4A级及以上景区、四星级及以上饭店、五星级农家乐、自治区级旅游示范基地等给予补助奖励。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推进“非遗”、体育赛事进景区,深入挖掘景区景点文化内涵,讲好昌吉故事。推进天山天池景区集群创建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新创国家4A景区1个、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等级民宿5家、星级农家乐5家、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各1家,申报“旅游+”示范基地(点)10处,提升S级滑雪场2个。每个县市至少培育提升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着力推广10条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做精“跟着演出游昌吉”“跟着赛事游昌吉”“驰骋冰雪游昌吉”“寻着世遗游昌吉”等,培育音乐节、旅游演艺、剧本娱乐、沉浸式体验、电竞文旅等新业态、新场景。
五是实施文旅宣传推广行动。围绕“新疆是个好地方,醉美最近是昌吉”文旅品牌,全力打造“入疆旅游第一站”。组团参加新疆春(冬)博会、海峡博览会等国内重要展会,赴北上广深、援疆省市和江布拉克机场通航城市等召开文旅推介招商会。各县市精准出台“引客入昌”政策。承办新疆“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举办昌吉州旅游发展大会和昌吉州美食文化旅游节。办好“5·19”中国旅游日、风景道发车、新疆“热雪节”等分会场活动。加强与中央及区外媒体合作,巧用网红名人、旅游达人、抖音等新媒体流量效应,广泛宣传。积极开展客源地市场宣传推介和招商,做好赴疆外市场推介、政策发布等营销活动。巩固乌昌吐“环游天山联盟”、“S101天山地理画廊自驾游联盟”,加大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沿线城市的旅游交流合作。整合资金和营销渠道,对客源市场进行宣传推广。探索开展文旅网络达人直播、短视频营销大赛等话题活动,培养一批昌吉州旅游形象代言人、文旅推介大使,实现昌吉旅游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双提升。深化“引客入昌”机制,借助援疆优势,多渠道引进疆外旅游包机、专列。落实好州、县(市、园区)旅游市场营销奖补政策,对疆内外旅行社、自驾联盟、行业社团组织游客入昌旅游的按照政策给予奖励。创新开展富有特色的文旅节庆活动,重点支持美食文化节、菊花节、碧玉文化旅游节、北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冰雪风情节等打造成为疆内一流的节庆品牌,打好节会促销“组合拳”,推动“流量”变“留量”。
六是实施旅游服务提升行动。深化“微笑新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同心护旅”活动。全面推行“文旅体验官”“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指导自治州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和星级农家乐协会发展壮大,规范行业自律。指导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3个。组织开展导游和讲解员大赛。开展文旅促销费主题活动,持续推广“小份菜”。抓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以奖代补,积极培育3A级以上景区建立旅游志愿服务队伍。力争4A级(含)以上景区至少设置1家“昌吉好礼”旗舰店。加大文旅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对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黑车、黑导、欺客宰客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持续优化市场秩序。发挥文旅智库专家作用,加强旅游服务质量评定指导,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文旅市场管理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3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桑国涛 电话:18082807666
上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
下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