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数据解读
1-7月昌吉州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日期: 2018-08-14 11:55:34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年以来,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1+3+3+改革开放”的工作部署,推动昌吉州经济在转型中奋力前进,在升级中调整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去年以来平稳发展的态势,但工业、投资等领域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工业生产稳中趋缓

经自治区统计局审核反馈,1-7月,昌吉州州属工业增加值217.38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比1-6月回落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335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9.65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1-6月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08亿元,下降0.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1.57亿元,增长2.1%。

2017年以来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

(一)从工业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速提高,制造业下降,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保持较快增长

1-7月,昌吉州采矿业完成增加值12.71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5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68.97亿元,同比下降3.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7.98亿元,增长24.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

(二)从工业生产角度看,电力工业较快增长,煤炭、纺织、化工、设备制造等产业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四成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1-7月,在昌吉州2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17.50亿元,增长31.1%;煤炭工业完成增加值12.60亿元,增长11.4%; 纺织业完成增加值0.99亿元,增长11.6%;纺织服装、服饰业完成增加值0.21亿元,增长2.7%;化学纤维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04亿元,增长7.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19.7%。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34亿元,增长18.1%;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0.51亿元,增长12.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3.4亿元,增长1.3%。有色、建材、农副食品加工增加值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1-7月,在统计的103种非能源工业产品中有40.1%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主要产品中:

农副产品加工业:小麦粉32.75万吨,下降12.5%;饲料27.19万吨,增长3.6%;精制食用植物油17.64万吨,增长55.7%;液体乳5.86万吨,下降10.2%;番茄酱5976吨,增长6.6%;干制红枣147.50吨,增长2.9倍;干制葡萄干54.70吨,增长4.8倍。

化工行业:多晶硅0.99万吨;电石79.71万吨,增长1.1%;聚氯乙烯树脂54.66万吨,增长4.2%;烧碱38.77万吨,增长4.4%;粘胶纤维9.55万吨,增长0.6%;聚酯5.35万吨,下降15.6%;煤制烯烃4.95万吨,增长48.8%;炭黑1.70万吨,增长6.1倍。

有色金属行业:铝199.07万吨,下降7.8%。铝材32.17万吨,增长19.0%;铝合金6.96万吨,增长1.2倍。铜5.57万吨,增长7.4%;铜材1.44万吨,增长13.4%;镍0.68万吨,增长1.1%;

建材行业:水泥94.81万吨,下降40.0%;商品混凝土226.19万立方米,下降14.9%;砖2631万块,下降58.8%;钢材31.70万吨,增长14.3%。

装备制造业:变压器3815.45万千伏安,增长26.0%;起重机1.43万吨,增长36.3%;金属压力容器1875.45吨。

(三)从工业企业经营角度看,化学工业占利润总额的近四成

1-6月,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6.2亿元,同比增长7.5%;主营业务成本560.8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比1-5月回落3.4个百分点;6月末,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8元。由于成本增长快于收入增长,利润下降。实现利润32.7亿元,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5月收窄4.1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了8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12.2亿元,增长50.6%。

1-6月,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品产销率99.04%,比上年同期提高0.54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2.1天,比上年减少1.7天。工业企业运营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

二、节能降耗形势明显好转

1-7月,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保持增长,企业综合能源消费继续下降,节能降耗形势好转。

(一)从能源生产情况看,清洁能源较快增长

1-7月,昌吉州主要能源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原煤产量3260.28万吨,同比增长15.7%; 焦炭产量83.15万吨,同比下降14.8%;发电量479.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其中,火力发电量增长3.7%,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35.5%。

(二)从能源消费情况看,综合能源消费继续下降

1-7月,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1759.1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降幅比1-6月扩大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月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9.7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1-6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两升四降”。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29.8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8.3%,同比下降1.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在新建多晶硅企业大幅增长的带动下,能耗同比增长12.4%,增幅比1-6月回落1.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在新增火电企业国信煤电及去年达产的恒联能源、特变能源的拉动下,能耗增长36.9%,增幅比1-6月回落2.3个百分点。受电解铝去违规产能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同比下降11.0%,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分别下降27.4%、10.6%和10.4%。

(三)从电力消费情况看,全社会用电量下降

1-7月,全社会用电量574.98亿千瓦时,下降4.0%,较1-6月扩大0.6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用电情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1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第二产业用电量552.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4%;其中工业用电量551.4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6.5%,低于工业用电量增速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8.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2%。

三、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下降通道

经自治区统计局审核反馈,1-7月,昌吉州完成固定资产(不含农户)同比下降73.5%,降幅比1-6月扩大1.6个百分点。

2017年以来昌吉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增速(%)

(一)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提高

1-7月,昌吉州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9.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8%,比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3%,比上年同期提高2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1.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9%,比上年同期下降17.4个百分点。

(二)从基础设施投资看,电力业投资比重提高

1-7月,昌吉州基础设施完成投资下降75.5%。其中,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53.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89.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86.3%。

(三)从投资结构看,居民消费升级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高耗能行业投资继续大幅下降

居民消费升级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7月,在制造业各行业中,木材加工制品业投资增长13.8倍,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倍。

1-7月,制造业投资下降62.1%。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下降5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下降100%、90.5%、79%。

四、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商贸保持稳定

经自治区统计局审核反馈,1-7月,昌吉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96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全州208家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6亿元,同比下降4.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0.02亿元,同比下降79.9%。

从城乡市场看,乡村零售额增速快于城镇。1-7月,昌吉州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4亿元,同比增长6.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42亿元,同比增长9.2%。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均保持增长。1-7月,实现商品零售127.52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32.04亿元,下降1.3%;餐饮收入23.4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餐饮收入2.21亿元,下降10%。

从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平稳,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较快,汽车消费下降明显。1-7月,昌吉州限额以上商品类别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9.8%,日用品类增长9.6%,饮料类增长13.2%,烟酒类下降0.4%,化妆品类增长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通讯器材类下降6.9%,家具类下降16.6%,金银珠宝类增长18.0%,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2%。中西药品类增长2.4倍,主要是昌吉市的惠生堂药业扩大规模,新开了15家店。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1.47亿元,下降13.5%。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8.57亿元,增长10%。

从外贸市场看,进出口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据商务局数据显示,1-6月,昌吉州进出口贸易总额2.81亿美元,增长62.1%,增速比1-5月提高1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2亿美元,增长68.2%,进口0.79亿美元,增长48.5%。

(二)交通邮电旅游保持较快增长

公路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据交通部门数据显示,1-7月,全州完成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下降28.1%和23.1%;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8.4%和17.0%;据邮政局数据显示,1-6月,邮政、快递业务营业同比增长16.5%,其中快递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3%。

稳定红利持续释放,旅游人数大幅增长。据旅游部门数据显示,1-7月,全州接待游客1615.44万人次,同比增长45.0%,实现旅游总消费274.85亿元,同比增长46.8%。据自治区统计局、通信管理局游客流量4A、5A监测统计数据显示:全州7家4A、5A级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7.48万人次,同比增长28.1%,其中:疆内游客同比增长36.2%,外省游客同比增长14.4%,境外游客同比下降1.6%。

(三)房地产投资、销售均持续下降

1-7月,昌吉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23亿元,下降75.1%,降幅比1-6月扩大18.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7.71亿元,下降70.3%。昌吉州商品房销售面积59.31万平方米,下降29.8%,降幅比1-6月扩大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2.24万平方米,下降26.6%。昌吉州商品房销售额26.07亿元,下降25.9%,降幅比1-6月扩大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20.48亿元,下降22.7%。

(四)金融机构存款增速放缓贷款增速稳定

截止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36.72亿元,比年初下降6.1%。其中,住户存款696.76亿元,比年初增长0.8%;非金融企业存款323.83亿元,比年初下降22.0%。政府存款316.02亿元,比年初下降0.2%。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75.31亿元,比年初增长3.3%。其中,住户贷款455.04亿元,比年初增长10.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06.53亿元,比年初下降1.3%。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农发行为购销贸易企业收购小麦,投放信贷资金9个亿,今年因粮食收购市场化,许多农户选择周边收购企业,导致购销储类贷款投放缓慢。二是去年同期我州大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带动下,州农发行投放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今年受政府债务归还原因部分工程上半年未开工,导致中长期贷款减少较多。

(五)财政收支保持稳定,税收收入较快增长

据财政局报表显示,1-7月,昌吉州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0.90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1-6月回落4.8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支出182.95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1-6月提高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两部分组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5.6%,同比下降5.4%,增速较1-6月回落3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4.7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4.4%,同比增长85.1%,增速较1-6月回落3.3个百分点,对财政收入拉动作用明显。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收入47.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8%,同比增长14.1%,增幅比1-6月回落0.7个百分点; 非税收入18.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8.2%,同比下降34.0%,降幅较1-6月扩大5.8个百分点。

从税收收入看,国内增值税20.42亿元,同比增长18.1%;营业税0.45亿元,同比增长3.4倍;企业所得税6.64亿元,同比下降12.2%;个人所得税2.97亿元,同比增长13.2%;城镇土地使用税3.27亿元,同比增长13.7%;房产税2.47亿元,同比增长6.7%。

1-7月财政税收收入中分税种构成情况

    财政支出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两部分组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3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7.1%,同比增长11.1%,增速较1-6月提高7.2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23.6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2.9%,同比增长59.4%,增速较1-6月回落18个百分点。

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看,城乡社区支出31.18亿元,同比增长14.1%教育支出22.61亿元,同比增长11.5%;农林水支出16.18亿元,同比下降22.8%;公共安全支出15.77亿元,同比增长8.4%;住房保障支出13.63亿元,同比增长1.1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60亿元,同比下降4.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50亿元,同比增长16.4%;以上七项涉及民生改善的财政支出合计123.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7.5%。

五、居民消费价格(CPI)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温和上涨

1-7月,全州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涨幅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低于全疆0.8个百分点。物价水平整体处于低位运行,通货膨胀风险温和可控。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烟酒同比上涨1.6%,衣着上涨同比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同比上涨0.2%,交通和通信同比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同比上涨1.2%,医疗保健同比上涨14.5%;居住同比下降1.2%,其他用品和服务同比下降1%。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上涨11.7%和12.9%影响,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上涨8.2%。

1-7月,全疆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同比上涨11.2%,涨幅较1-6月提高0.7个百分点。7月当月,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同比上涨16.7%,涨幅6月提高1.7个百分点。分行看,1-7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上涨10.4%,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下降3.3%,纺织业同比上涨1.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上涨1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上涨6.8%,化学纤维制造业同比下降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上涨16.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上涨6.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上涨0.7%。

、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增速逐月回落,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年以来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逐月回落,由年初的增长7.1%逐月下滑至1.9%,回落5.2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主要原因一是新增入库企业同比减少。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5家,今年以来仅有1家新增入库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二是电解铝产业下拉严重。自去年7月以来,受关停违规产能影响,1-7月全州电解铝产量199.07万吨,同比下降7.8%。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新开工项目不足。今年以来,受政府投资类项目停缓建、部分项目开工晚、去年部分项目超进度报送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一直呈现下滑态势,降幅从1-2月的67.9%收窄至1-4月的50.3%,又再次扩大至1-7月的73.5%。一是新开工项目拉动作用不足。1-7月,全州新开工项目91个,较去年同期的1649个同比下降94.5%。二是高载能行业投资比重回升。1-7月,高载能行业占投资总额的48%,比重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比重下降。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22.9%比重去年同期下降25.4个百分点。

、对策建议

从全国情况来看,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近期国家确定了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提出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为经济稳增长带来了政策机遇。立足我州产业发展现状,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一产方面:强化措施确保农牧民增产增收。一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动现代种业、肉牛肉羊、棉花、林果等产业发展壮大,引进培育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做好夏收、夏种和田间管理,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二)二产方面:强化“一企一策”帮扶,力促工业经济增速回升。是面对工业增长放缓的局面,要针对有色金属、电器机械、非金属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落实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企业工作机制,实施“一企一策”帮扶,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力促工业经济增速回升。二是积极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摸排具有成长潜力的工业项目和新建工业企业力度,尽快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量。

)三产方面:加快旅游、商贸、物流、信息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产业,突出发展信息技术、大数据等产业,厚植发展新优势。二是积极引导批发住宿餐饮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引导企业走商业模式创新之路。

)投资方面:抢抓当前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加大投资项目的推进力度。一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托亚欧博览会、厦洽会等平台,强化招商选资、产业链招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加快投资项目推进进度。建立“一项目一帮扶”的帮扶政策,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项目实质性开工,提高项目投资进度。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助推民营企业投资快速发展。

(昌吉州统计局 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