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昌吉州经济运行分析
1-7月份,全州经济平稳运行,投资增势积极向好,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财政收入增速回升,金融支撑稳健有力,物价水平涨幅回落,工业生产增速下滑。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幅回落 ,企业利润增势良好
实现工业增加值197.7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9和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0亿元,同比增长7.0%,增幅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0和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为91.0%。
1、五成行业和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三大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在开工生产的28个行业中14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三大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超过100%,达到116.4%,拉动增长8.1个百分点。在79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38种,其中7种产品产量增长超过50%。分产品看,铝材27.0万吨,同比增长2.0倍;变压器3244.9万千伏安,同比增长30.1%;电解铝216.0万吨,同比增长8.0%;原煤3282.2吨,同比增长5.9%。
2、企业亏损面持续降低,企业利润增势良好。6月末,全州3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29家,亏损面为36.8%,亏损面比3月、4月、5月分别降低10.4、5.7、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9.8亿元,同比增长53.2%,增幅比5月提高1.2个百分点。
3、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五升一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综合能源消费量1778.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3%,增幅比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增长15.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74.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受湖北宜化事故停产的影响,能耗降幅继续扩大,下降19.3%。
4.工业用电量增势稳定。全社会用电量59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工业用电量57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6.3%。其中,受有色价格上涨、产能扩大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持续较快增长,累计用电量480.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0.2%,同比增长13.2%。
(二)投资增势积极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5.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上月和上年同期提高13.2和14.1个百分点。
1、三产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产业优化持续升级。第一产业投资52.2亿元,同比增长1.1倍;第二产业投资387.1亿元,同比下降17.8%;第三产业投资635.6亿元,同比增长72.2%。从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来看,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54.5:42.7调整为4.9:36.0:59.1,一产提高2.1个百分点,二产下降18.5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6.4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并占据主导地位。基础设施行业投资492.8亿元,同比增长40.9%,占全部投资比重近半壁江山,达到45.8%。其中,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4倍,拉动全州投资0.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5倍,拉动8.4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88.2%,拉动13.9个百分点。
3、民生类投资较快增长,惠民生政策持续发力。民生类投资177.4亿元,同比增长46.7%,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5%。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9倍,拉动全州投资1.9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投资增长1.8倍,拉动0.8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76.9%,拉动1.3个百分点。
4、去产能调结构成效明显,高载能行业投资下降。全州高载能行业投资239.7亿元,同比下降27.3%,其中:石油加工、炼焦投资同比下降57.9%;化学原料行业、电力、热力生产行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行业投资同比均下降33.6%。
(三)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旅游市场继续走高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1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收入119.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0%,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8.3%。从单位规模看,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长7.6%;限额以下零售同比增长9.0%。在“丝路庭州嘉年华·昌吉周末快乐游”活动的推动下,1-7月实现旅游总收入203.8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幅比上月提高1.7个百分点;旅游接待人数1226.9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增速回升,金融存贷余额平稳增长
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6.6和17.0个百分点。从收入来源看,税收收入41.7亿元,非税收入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47.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2.9百分点和22.4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分别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9.6%和40.4%,非税收入占比比上年同期扩大9.2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4亿元,同比增长1.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15.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39.3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2.7%和8.7%,金融机构存贷比80.5%,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在80%以上。
(五)CPI和PPI涨幅均呈回落态势
7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涨幅比4月、5月、6月分别回落0.6、1.4和1.3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七涨一降”,其中涨幅最大为医疗保健类价格,同比上涨12.6%,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4%,降幅与上月持平。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5%,涨幅连续三个月持平。全疆PPI同比上涨6.7%,涨幅比4月、5月、6月分别回落8.6、4.7和2.0个百分点。目前昌吉州电解铝11390元/吨,同比增长13.6%,粘胶纤维11167元/吨,同比增长3.8%。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业方面:1、工业增速持续下滑,两县市下滑幅度最大。今年4月-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0.1%、9.0%、8.0%、7.1%,呈一路下滑趋势,生产的28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增速比上月下降。七个县市中昌吉市和阜康市规模以上工业下滑幅度最大,其中昌吉市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月下滑2.8个百分点,阜康市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月下滑2.4个百分点。
2、三大行业下拉增速明显。受宜化化工事故停产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个百分点;受市场需求量减少,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金属制品业下降10.2%,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5个百分点;受葡萄未成熟,企业缺少原料等因素影响,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9.9%,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5个百分点。
3、“两项资金”占用过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1-6月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合计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27.6%,比上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1.9天,比上年同期增加10.6天,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进一步加剧。
----投资方面:1、建设项目到位资金保障度较低,民间投资支撑作用不足。1-7月,全州投资实际到位资金978亿元,同比仅增长1%,低于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3.2个百分点。其中,自筹资金623.6亿元,同比下降12.2%。全州民间投资462.9亿元,同比增长6.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3.1%,增速虽较上月由负转正,但仅拉动全州投资3.5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等产业投资持续下滑。
2、部分重点大项目推进缓慢,政府类投资项目进度低于预期。风光电、电源点、多晶硅、硅基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受政策影响较大,与年初计划投资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县市、园区PPP项目和EPC工程包项目,受制于央企对工程包项目批复的程序复杂、融资方式变化、现金流量不足等因素影响,工程进度推进明显滞后。另一方面,今年各县市、园区打造的总承包项目,多与资质较高的央企和省外大型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对接签约,使得我州本地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量大幅减少。1-7月州属建筑企业完成建安总产值25.4亿,较上年同期下降12.1%,仅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安工作量(803亿)的3.2%。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虽大幅增长,但州属建筑企业对本地财政税收贡献有限。
----消费品市场方面:受电商、网购冲击,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上半年,全疆消费者网购零售额同比增长32.4%,占全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8.1%,比上年同期扩大2.7个百分点。全州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3倍,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2.0%。随着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和物流的迅速发展,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1-7月,全州50家限额以上批发业法人企业中有43家销售下降,占86.0%,42家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中有23家销售下降,占 54.8 %。12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中有8家营业额下降,占66.7%。加快实体经济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应对经济下行的对策建议
----工业方面:1、强化精准帮扶,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持续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工作,把政府的帮扶落在实处,帮助企业降低人工、融资、能源资源等成本,增强优质企业竞争力。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等途径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以停产半停产企业为重点,积极收集企业对外合作意愿信息,通过出租、兼并、股权转让、技术合作、风险投资等方式,推动企业重组整合,盘活壮大存量资产,鼓励企业以商招商。
2、加快工业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为工业经济增添新活力。以推进工业项目立项、建设、投产工作为重点,抓好一批工业在建项目的建设投产进度,力争尽快投产,尽快形成新的工业发展增量,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投资方面:1、加大工业产业项目谋划,促进工业投资回升。全州工业投资自2016年4月以来呈现负增长,截至目前形势仍未扭转,将严重影响我州未来经济发展。应着力加快产业项目的谋划和推进,围绕低能耗、低污染、吸纳就业多、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重点领域,争取更多工业项目尽早开工。
2、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针对近两年来资金来源趋紧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间投资“26条”以及自治区、州党委、政府有关政策措施,合理引导民间投资。建议政府类投资项目向本地建筑企业倾斜,促进当地的就业和发展。
3、抢抓当前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加快重点大项目的推进力度。高位推动风光电、电源点、PPP和产业类项目建设,以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和投资额,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弥补投资缺口的主要突破口,不断增强投资增长的后劲。
----消费品市场方面:1、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快消费品市场的转型升级。积极开展汽车、服装、家电家居、农产品等各种会展及做好节假日消费促进和引导,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消费增长。
2、积极引导批发住宿餐饮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引导企业走商业模式创新之路。在企业层面,批发零售业企业在实体销售的基础上可增开网店,住宿餐饮业企业可推出团购或电子优惠券,在政府层面,要出台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以及管理条例,对企业加以引导和帮助。
上一篇: 1-7月昌吉州国民经...
下一篇: 1-3月昌吉州消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