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昌吉州经济运行分析
上半年,全州经济运行增速放缓,但投资由负转正,并实现两位数增长,消费、房地产投资增速“稳中有进”, GDP、工业、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困难同在。
一、总体情况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4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7.5%,第三产业增长10.0%,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3%、47.1%和44.6%,拉动GDP增长0.7、3.8和3.6个百分点。
分县市看,吉木萨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4亿元,同比增长11.4%;奇台县56.8亿元,增长9.3%;昌吉市182.3亿元,增长8.1%;呼图壁县56.8亿元,增长7.6%;阜康市59.9亿元,增长5.6%;木垒县10.0亿元,增长5.2%;玛纳斯县49.9亿元,增长4.8%。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丰收在望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7亿元,同比增长4.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0亿元,同比增长4.5%。农作物面积781.7万亩,同比下降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91.1万亩,同比下降7.6%。受今年国家出台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及2016年籽棉价格较高影响,棉花播种面积同比增长59.8%;受去年制种玉米价格下跌、今年订单减少影响,玉米播种面积同比下降11.3%;受2016年小麦芽麦较多及冬小麦未能及时播种等影响,小麦播种面积同比下降5.5%。目前夏粮丰收在望,小麦质量胜于去年,小麦产量预计101.6万吨,同比下降5.1%;牲畜(猪、牛、羊)存栏头数达466.5万头,同比上涨3.6%;肉类总产量27.4万吨,同比下降0.6%。
(二)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增势良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0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8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居全疆第4和第9位。有色、电力、电气三大行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三驾马车”。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9%、36.2%、9.1%,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7、2.8和0.9个百分点,对全州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五成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电解铝184.6万吨,同比增长7.5%;变压器2957.1万千伏安,同比增长51.2%;原煤产量2927.4万吨,同比增长10.7%;发电量3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小麦粉32.2万吨,同比增长12.1%。企业利润快速增长。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2.2%,增速比全国高30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增长最为抢眼,同比分别增长3.7倍、2.6倍和1.1倍。但部分大中型企业利润的走高带动了全州经济发展,也遮掩了部分中小企业利润下滑的局面。能耗增幅同比回落。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11.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7个百分点。其中因电解铝价格回升,东方希望、天龙等电解铝生产企业生产大幅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同比增长13.7%;受本月新增恒联电厂影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同比增长12.3%,分别拉动工业能耗增长7.4和1.4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并实现两位数增长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6.0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月提高15.7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的32.1%。总量位居全疆第一,比位居第二位的阿克苏高出近230亿元。三产投资引领投资增长。一产投资完成38.4亿元,同比增长99.4%;二产投资完成282.7亿元,同比下降29.8%;三产投资完成434.9亿元,同比增长53.7%,三产投资增速超过全部投资增速42.7个百分点;新项目投资带动作用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1666个(不含房产224个),比上月新增62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2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29个,比上月和上年同期新增252和389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1037个,比上月和上年同期新增376和135个。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50.5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受三屯河区域、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等项目带动,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行业投资181.5亿元,同比增长92.0%;受岐峰物流园、头屯河大桥、奇台县机场快速路建设工程带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投资67.4亿元,同比增长2.1倍。民生投资占到近两成。民生投资118.3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教育行业投资17.2亿元,卫生和社会工作业6.4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倍、1.0倍和17.4%。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销售有所回升。受城镇棚改、货币化安置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54.7亿元,同比增长67.1%,增速比上月提高43.7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3.8%和13.7%,但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2.6和6.3个百分点。
分县市、园区看,除准东以外的县市园区投资均实现由负转正乃至两位数增长。其中农业园区完成投资45.2亿元,同比增长1.1倍;吉木萨尔县40.8亿元,增长77.1%;高新区24.0亿元,增长40.2%;木垒县34.6亿元,增长35.3%;昌吉市150.1亿元,增长29.7%;阜康市150.9亿元,增长17.9%;呼图壁县84.3亿元,增长16.5%;奇台县100.0亿元,增长8.9%;玛纳斯县45.8亿元,增长12.8%;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投资80.3亿元,下降52.5%。
1-6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全年任务的32.1%,投资完成率比去年同期低了13.8个百分点。分县市、园区看,昌吉市完成全年任务的50.0%,农业园区45.2%,阜康市43.7%,奇台县43.5%,呼图壁县42.1%,吉木萨尔县40.8%,玛纳斯县30.4%,高新区24.0%,木垒县23.1%,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11.9%。
(四)社会消费品总额稳中有增,旅游市场热度不减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下零售快于限额以上零售,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0.8亿元,同比增长7.7%,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95.8亿元,同比增长8.7%。外卖、点餐生意的兴起,带动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6%。汽车类销售额依然是限额以上的消费主力,虽然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0%和27.1%,但零售额共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23.4%。28家4S店销售汽车7901辆,实现零售额11.7亿元,同比增长0.2%,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40.9%。在“丝路庭州嘉年华·昌吉周末快乐游”活动的推动下,实现旅游总收入155.4亿元,同比增长23.1%;旅游接待人数932.5万人次,同比增长11.3%;过夜游客184.6万人,同比增长21.5%。
(五)服务业总体向好,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稳中趋缓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达到9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在租赁业、道路运输、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8倍、54.4%和42.6%的拉动下,同比增长28.1%;在财政支出不断加快的支撑下,教育、卫生等八大项非营利性服务业支出同比增长11.8%,对服务业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上半年,招商引资落实到位资金700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完成任务的35%。第三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07亿元,同比增长17.8%,占总到位资金的43.9%,比重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外省市资金是主力,共引进外省市投资项目 335个,到位资金555.6亿元,同比增长5.0%,占总到位资金的79.4%。
(六)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金融支撑力度增强
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比上月和一季度分别回落6.1和21.2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疆第二;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2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85.5亿元,贷款余额1125.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0.4%和7.4%,其中,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比年初增加11.0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81.2%,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80%以上。
(七)居民消费价格和PPI涨幅回落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0%,涨幅虽仍高于“4”,但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七涨一降”,其中医疗保健和居住类价格涨幅最大,分别上涨13.6%和5.2%,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4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3.6%,其中羊肉、牛肉、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6%、12.1%和7.2%;猪肉、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4.8%和12.3%。6月份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5%,涨幅与上月持平。全疆PPI同比上涨8.7%,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6月份昌吉州电解铝11350元/吨,同比增长14.9%,粘胶纤维12287元/吨,同比增长10.0%。
(八)“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
去产能方面,新安特钢、航峰金属、闽建金属、鑫晟利金属4家钢铁企业去除146万吨产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同比下降34.0%。从产量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钢材、水泥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1.1%和18.6%,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8.3和37.9个百分点。去库存方面,房地产空置面积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1.32元。补短板方面,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增长92.0%,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投资增长1.2倍,均快于全州投资增速。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受工业经济和财政八大项支出增幅有所回落及兵团第六师经济下滑(GDP下降1.2%)等因素影响,我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同时投资增速回升较慢、限额以上零售业低位徘徊,全州经济运行增速进一步放缓。
(一)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对农牧民增收带来一定影响。一是制种玉米面积降幅较大。受去年制种玉米价格下跌发生滞销及玉米收购商履约率下降双重影响,制种玉米播种面积23.4万亩,同比下降63.3%。二是部分苗木品种出现积压。受自治州“两清两美一绿”工程影响,自治州苗木花卉规模扩张迅速,但部分种苗如海棠类苗木目前已供大于求,给农牧民后期增收造成一定影响;三是畜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农牧民增收。特别是猪肉、鸡蛋价格下跌对养殖户产生较大影响。
(二)工业增速持续下滑。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月份增长9.8%、4月份增长10.1%、5月份增长8.9%,6月份增长8.0%,呈现下滑态势,分析原因,一是四大行业增速明显下降。金属制品业受企业订单减少、市场低迷影响增加值同比下降16.6%;农副食品加工业受企业停产、资金短缺、销售价格低迷影响,企业缩减生产量影响增加值同比下降1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受宜化化工年初事故影响增加值同比下降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受去产能影响增加值同比下降1.9%,四个行业共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个百分点。二是钢铁、煤炭、水泥、焦炭等企业生产形势严峻。受安全生产、环评、去产能等影响,我州宜化化工以及钢铁、煤炭、水泥和焦炭等企业和行业增加值出现大幅度下降,目前钢铁行业已去产能146万吨。另一方面,东方希望、其亚、嘉润近200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关停后,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从下月起预计会呈现下降趋势。三是新建投产企业少,缺乏新增长动能。受去年工业投资下降13.0%影响,今年新建投产并纳入规上统计的企业仅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增加值的1%,对全州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三)投资增速距离增长50%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是风光电、电源点项目实质性投资增长较慢。虽然经过积极的争取政策支持,部分风光电、电源点项目虽已获得许可,但项目单位和业主投资进度缓慢,项目实质性投资增长较慢。二是政府类投资项目进展缓慢。受国家87号文影响,部分县市PPP和EPC工程包项目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加之央企对工程包项目批复程序复杂,政府融资困难,投资进度出现明显停滞。三是部分产业类投资项目没有形成有效投资。部分县市园区一些较大的产业类投资项目,因项目落实不到位,至今没有实现实质性开工,进一步影响了全州投资项目形成有效投资的进度。四是中央项目和民间投资持续下滑。中央项目完成投资40.9亿元,同比下降27.8%,民间投资326.7亿元,同比下降7%,中央项目和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43.2%,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9.2个百分点,拉动投资下滑5.7个百分点,成为影响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限额以上零售业低位徘徊。因昌吉本地汽车销售受乌鲁木齐汽车销售市场的分流影响,今年以来,昌吉4S店汽车销售增速低迷,同时全州网购已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两成以上,对本地大型百货超市也产生明显影响,造成限额以上零售低位徘徊。其中50家限额以上批发业法人企业中有49家销售下降,比上月增加26家;42家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中有25家销售下降,加快实体经济的转型势在必行。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措施确保农牧民增产增收。一是做好夏收、夏种和田间管理,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切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牧民增产增收。
(二)强化“一企一策”帮扶,力促工业经济增速回升。一是面对上半年工业增长放缓的局面,要针对有色金属、电器机械、非金属等行业和钢铁、煤炭、水泥、焦炭及宜化化工等重点企业,实施自治州“一企一策”帮扶,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力促工业经济增速回升。二是积极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摸排具有成长潜力的工业项目和新建工业企业力度,尽快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量。三是加快推进停产企业复工进度。6月份停产企业依然有43家(其中季节性停产14家),要加强跟踪、研判和分析,确保停产企业早日复工。
(三)抢抓当前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加大投资项目的推进力度。一是加快投资项目推进进度。建立“一项目一帮扶”的帮扶政策,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项目实质性开工,提高项目有效的投资进度。二是继续高位推动光电、电源点等项目建设,以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和投资额。三是加快PPP和产业类项目建设。加大财政、金融对投资项目的支撑,高起点、高水平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及产业发展规划,尽快形成规模,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四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助推民营企业投资快速发展。五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弥补投资缺口的主要突破口。抓好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引领能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储备及推进,在补齐投资增长缺口的同时,不断增强投资增长的后劲。
(四)加快消费品市场的转型升级。一是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做好节假日消费促进和引导,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消费增长。二是积极引导批发住宿餐饮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大力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引导企业走商业模式创新之路。
(昌吉州统计局 王亚武 刘立平 徐风华 戴婷婷 武静 王芮 张奇 李全明 朱睿 孙学瑞 滕玟君 张勇 马双荣 杜爽 金鸽)
上一篇: 一季度昌吉州房地产...
下一篇: 1-3月昌吉州消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