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昌吉州消费品市场受汽车消费加速下降,石油制品类消费增速明显放缓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据初步测算,2018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12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同比下降18.7%。
(一)消费市场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1.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回落明显
1-12月,昌吉州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亿元,同比下降2.8%,比1-11月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12月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比11月扩大4.9个百分点。
2.商品零售增速回落,餐饮收入增速有所回升
按消费形态分,1-12月,昌吉州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58.5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1-11月扩大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餐饮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15%,降幅比1-11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12月商品零售同比下降14.3%,降幅较11月扩大5.9个百分点。
3.餐饮业增速有所回落
按行业大类分,1-12月,昌吉州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2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较1-11月收窄0.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0.4亿元,同比下降13.2%,降幅较1-11月扩大0.4个百分点。
4.限下单位是拉动消费品市场的主要动力
1-12月,我州限下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拉动全州消费品市场7.7个百分点,限下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品市场的主要动力。
(二)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分类情况
1.限上日常生活商品、升级类商品消费有增有降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28.5%;服装鞋帽、日用品类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亿元,较上年持平;化妆品、金银珠宝类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2亿元,同比增长0.1%;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类同比分别下降17.3%、0.2%。
2.大综类石油及汽车类零售增速呈现一增一减态势
1-12月,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6.8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较1-11月收窄2.9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总额实现20.7亿元,同比下降17.1%,降幅较1-11月扩大1.1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和汽车类销售零售总额占限额以上零售品总额的60%,也使得其成为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的主要支柱。
(三)消费品市场需要关注的问题
1.限上汽车类商品销售持续下滑
今年以来,随着需求的减弱、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等原因,汽车销售不断下滑。汽车类商品是全州零售额规模较大的商品分类,占全州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33%,对全州限上零售额增长起到重要拉动作用。1-12月,全州限上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17.1%,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个百分点,降幅较1-11月扩大1.1个百分点,比1-10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
2.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增长乏力
1-12月,昌吉州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2.2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1-11月扩大1.1个百分点,下拉全州消费品市场0.7个百分点。目前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持续疲软,制约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长足发展。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较慢,再加上全州汽车市场逐步趋于饱和,需求不断减弱。限额以上住餐单位受经济增速减缓、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及面临同业竞争加剧、运营成本攀升等问题,经营状况未见起色。尤其是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无法抵御市场大环境下滑的冲击。1-12月,全州86家限额以上住餐单位中,部分如东方酒店、丝路之星大酒店等目前已经关闭或停业。
3.石油制品类消费增速放缓
石油制品类商品是影响全州消费品市场的第二大主要消费品,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2月,随着国际油价的快速下跌,当月国内油价连续下调,形成近4年来最大降幅。受此影响,石油制品类增速大幅回落。
4.网络零售的快速发展分流了部分居民消费
据昌吉州邮政管理局反映,1-12月昌吉州(含五家渠)快递业务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达45.47亿元。由于网络购物的便利性、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充分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部分服装、鞋帽、电器、日用品等轻工产品的需求,进而改变了消费习惯,从而对全州的居民消费产生了分流作用。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情况来看,化妆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0.8%、0.2%、43.3%、17.3%;另外,从全州限上大型商超(法人)营业额情况来看,汇嘉东方广场、汇嘉生活广场、汇好美购商贸、曙光商贸、燕平日日新商贸5家单位全年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2.1%,下拉全州增速0.1个百分点。
(四)对策及建议
1.挖掘新增长点,激发市场活力
做好限上单位培育,抓好入库单位质量。以四经普为契机,对全州达标企业查遗补漏进行入库,同时逐步淘汰营业收入不达标、经营不稳定的企业,从而提高全州限上企业质量,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全州消费品市场发展情况;密切关注新业态、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发展情况,培育跨界融合型贸易企业,同时重点扶持有昌吉州本土特色、有品牌、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和引导汽车消费,积极开展汽车博览会、汽车下乡的展会活动,激发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二手车市场、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动力,挖掘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
2.重点培育高质量企业达标入统,形成有力支撑。
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借助第四次经济普查契机,积极排查摸底,做好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的培育和挖掘工作。对信誉度好、发展潜力大、工作责任心强的企业进行跟踪指导,提供政策支持,重点培育。一是做好岐峰农贸、海联四季鲜等专业市场内大中型经营户的排查摸底工作;二是积极推进商贸业非法人分支机构、个体户转为法人单位,确保纳入当地统计;三是对人气集聚的城市综合体内的住餐企业实时监控,并鼓励其“集中收银”,确保达标一个,入库一个。
3.推广线下线上深度融合模式
新零售时代已经来临,传统零售或者传统电商想要发展生存都有了新的考验,应鼓励实体零售企业将实体店的商机与线上相结合,实体零售与虚拟电商深度融合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融合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服务来满足居民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上一篇: 关于印发《昌吉州统...
下一篇: 关于开展2025年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