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示】今天是“3·15”,这份2022年【餐饮消费注意事项 】指南请收好!
发布日期: 2023-07-04 16:55:52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0次 文章字号:

今天是“3·15”,这份2022年【餐饮消费注意事项

指南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了,为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其正当利益不受损害,3月11日,本报记者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餐饮消费注意事项、如何正确购买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医疗器械以及学生如何正确购买零食等 5 大方面突出的消费问题,为读者送上了一份消费指南。此外,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明辨商家行为,不要落入任何圈套或陷阱,一旦被骗,请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监督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餐饮消费:到正规餐饮店就餐

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首先应优先选择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健康证等证照齐全、环境及卫生条件好、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较高的餐饮单位就餐。其次,尽量不购买流动摊贩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不要选择在街边的无证餐饮小摊点用餐。消费者选购食品原料要从正规渠道进货,不购买腐败变质、有毒有害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消费者在餐饮消费过程中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就诊,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同时,注意保存好就餐发票、就诊记录等相关证据。

购买婴幼儿配方乳粉:查验证书读懂标签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家长该如何选购呢?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各位家长从以下步骤读懂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首先,看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需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注册审批,颁发《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证书号为:国食注字YP+4位年号+4位顺序号。消费者选购时,可以要求经营者出示相关证书,也可以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服务版块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查询核实。查询不到相关注册信息的,请不要购买。其次,看贮存条件。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标签上应标明产品贮存条件,有的还会注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如果开封后的产品不易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有特别提示。消费者可以据此判断家中是否具备相应贮存条件。

购买医疗器械:警惕免费体验有猫腻

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及使用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是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其使用和药品一样,都存有一定风险。请谨慎参与医疗器械的免费体验,视自身情况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自身使用时,请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特别注意产品标示的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防止因误用而损害身体健康。其次,要做到正确选购。要看经营主体是否合法。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要有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要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如通过网络购买,电商企业也要有经营许可(备案)证,无经营许可(备案)证经营属于违法行为。要看产品是否合法,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示、生产日期、经营许可(备案)证号等信息,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产品的真伪。最后,一定要做到远离虚假宣传。现在许多商家采用“免费体验,自愿购买”的营销方式推销医疗器械,少数不法分子为追求利益,通过“知名专家开展健康讲座”“重病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等方式,夸大医疗器械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隐瞒产品使用禁忌,甚至有将产品外观专利说成医疗器械技术专利,将产品包装成可以医治百病的万能医疗器械,蛊惑消费者购买,这些话术均不可信。同时,请消费者注意,医疗器械同药品一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千万不能盲目使用。对于宣称“包治百病”的产品,请谨慎选购。

教育学生:禁买“五毛食品”

广大学生及家长应到证照齐全的经营门店选购食品,购买时查看产品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是否按照产品包装上标示的条件进行贮存,有无涨袋、颜色变化、出现异味等现象。

家长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偏食挑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家长和老师应教育引导学生坚决不买“五毛食品”以及“三无”食品,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购买保健食品:存在以下6种情况的不能买

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目前,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方面。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不了解保健食品的概念,将其产品当作药品来出售,欺骗广大消费者。在此,他提醒消费者,存在以下6种情况的保健食品坚决不能买:1.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保健食品广告,通过渲染、夸大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或通过描述某种疾病容易导致的身体危害,使群众对自身健康产生担忧、恐惧、误解,误认为不使用这些保健食品会患某种疾病或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2.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化术语、神秘化语言等描述产品的作用特征和机理;3.利用国家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或以专家、医务人员和消费者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背书);4.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或与其他保健食品或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进行对比,贬低其他产品;5.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宣称产品为家传秘方或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内容;或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或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等,均属于夸大保健食品和虚假宣传;6.保健食品经营者宣称其产品具有治疗疾病等功能,或者利用虚假的用户评价、销售状况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行为。同时,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还要识别非直销企业打着直销旗号通过虚假宣传手段销售保健食品的行为,要警惕陷入传销骗局。最后,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如发现有任何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问题,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进行咨询和维权。

 

 

 

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