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CJZ018/2020-000037 | 信息分类: | 旅游、服务业 |
发布机构: |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0-06-23 |
文 号: | 昌州文体广旅字〔2020〕2号 | 是否有效: | 是 |
名 称: | 对自治州人大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科教文卫类 第3号建议的答复 |
对自治州人大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科教文卫类
第3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努尔古丽森·阿宽代表:
您提出的科教文卫类第3号《关于加快发展昌吉市全域旅游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好,感谢您对自治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关心和关注。近年来,旅游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拉不断提升,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发布了一系列与旅游业相关的政策文件。据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与旅游相关文件10个,国务院印发与旅游相关文件33个,国家旅游局与相关部门联合发文18个。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新党发〔2017〕6号),对全区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部署,各地州各级党委、政府对全域旅游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相应出台并实施一系列发展全域旅游的新部署、新目标、新举措。为确保昌吉州旅游业始终处于各地州发展前列,把旅游业建成战略支柱产业,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多次研究部署旅游工作,明确提出,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自治州旅游业全域发展、优质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此,高标准制定了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意见和优惠政策,成立由州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州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强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推动自治州全域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
《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近三年行动计划》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区域旅游发展的定性、定位、定向问题,并重点关注旅游空间结构、产品体系、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是昌吉州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的长期性、全局性、决策性纲领文件,全州旅游开发、管理促进等措施均应依据本规划的要求。规划中为:“三大功能构筑集散中心”—城市新业态(乐活小镇+康养示范城+文旅小镇)、创意新农业(芸农庄+华兴生态旅游景区+杜氏景区)、美丽乡度假(硫磺沟十里文化长廊)。发展思路为:围绕“美食文化之都,宜居创业之城;西域宁边,天下昌吉”的总目标,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创新区”“乌昌城市群近郊乡村度假旅游基地”和“新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建设契机,按照“三区一带”(“北区”—北部荒漠探险特色旅游景区,“南区”—南部天山风光生态旅游景区,“中区”—中部都市宜居休闲度假旅游景区,“一带”—区域旅游产业合作经济带)的旅游空间布局,依托“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以打造八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三条黄金旅游环线为重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宣传推介,打造“中国休闲度假之都”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昌吉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虽然昌吉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尤其是针对南部山区资源没有充分挖掘,现就议案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打造S101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工作的通知》(新旅领发〔2019〕5号)精神,2020年4月成立“1+4”工作专班和昌吉州风景道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州交通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草局、铁塔公司等部门全力打造天山廊道世界遗产风景道(南山伴行旅游公路)、天山百里丹霞旅游风景道(S101公路)、车师古道旅游风景道、北部沙漠环线旅游风景道四条旅游风景道,完善旅游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施道路沿线区域现代交通、生态绿化、文旅融合和产业振兴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打造成引领新疆旅游与交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旅游风景道示范工程。目前,对四条风景道路已进行了全面考察,为下一步工作研究和部署提供基础资料。
昌吉州南山伴行公路是昌吉州“十三五”规划中“六横十纵十二连两环”骨架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G7、G312、G30在昌吉州境内的复线工程。南山伴行公路东起木垒县东城镇,途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昌吉市,西至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分为东部南山伴行公路和西部南山伴行公路,两条道路合计里程287.8公里。其中西部南山伴行公路全长69.065公里(昌吉市境内30.697km,呼图壁县38.368km),沿线主要经过昌吉市三工镇、阿什里乡、榆树沟镇,呼图壁县石梯子乡、五工台镇,通过 X146 线与 G30 乌奎高速、G312 及 S20五工台至克拉玛依高速相接,沿途主要经过5个乡(镇)。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估算总投资为24.23亿元。该道路起点位于头屯河西岸三工镇八钢工业园区,与乌鲁木齐西绕城八钢互通连接线(即乌鲁木齐苏州路西延)顺接,沿X120三工镇防洪坝南侧、经天翔畜牧南侧后上跨三屯河,经昌吉市自来水三厂南侧向西北,在阿什里墓园北侧接阿什里乡牧区既有砂石路走廊布线,向西至呼图壁养殖场、新源焦化厂、X147、白杨河新村、750KV凤亚线、天山北麓葡萄酒小镇、鸿福生态陵园,终点至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与 G30 乌奎高速相接。
二、下一步重点任务
一是抓好西部南山伴行旅游公路的前期规划和设计,出台建设旅游道路的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补齐旅游道路基础设施短板,规划建设好道路沿线如三工镇、三屯河大桥、石梯子乡、呼图壁河大桥等主要节点的停车场、游客中心、自驾营地、观景台、旅游厕所、充电桩、标识标牌、旅游驿站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将旅游景观元素融入其中,按照旅游要求去建设;加强公路沿线建筑物管控,深化沿线环境治理,对道路全线两侧宽100米区域进行绿化,通过种植林木、乔木、灌木,改善现有生态环境,打造两季见花、错落有致的的景观效果,规划建设景观廊道、自行车道等,为“旅游+交通+体育”融合,如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事等提前做好准备。
二是按照前期规划抓好道路沿线的招商引资工作,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相关旅游业态。指导支持昌吉市、呼图壁县政府按照“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理念,配套招商引资政策,以“县为单位”,将该道路建设与沿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矿产资源等捆绑实施一体化开发。发展沿线乡村旅游、旅游民宿服务、农副产品销售等;发展沿线的工业游、研学游;围绕两座大桥做好文章,对三屯河大桥、呼图壁河大桥进行美化、亮化,布置灯光、夜景,布局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驿站、旅游民宿等,吸引车流、人流。
三是加快沿线景区的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南部山区自然生态保存完好,以“秘境”为卖点,以索尔巴斯陶、达坂、江布拉提、霍斯布拉克、努尔加大峡谷等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以龙头项目带动为发展路径,打造核心吸引力,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生态风光旅游景区。积极开发硫磺沟热气泉、努尔加大峡谷、努尔加滑雪场、十里杏花长廊等景区,联动周边乡村,大力发展乡村主题休闲、康养度假,带动农牧民共同致富。
“十四五”时期是自治州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时期,也是昌吉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目前,昌吉市相关部门支持,各个乡镇政府、村委会积极行动,形成了全市发动、全市支持、全市参与旅游发展的大好局面,先后获得“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将在新一轮大发展战略机遇期,继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素质升级,实现旅游产业规模、产业素质、服务质量、综合效益在疆内达到领先水平。
以上答复请您审议,如有不妥之处,我们将继续与您及相关部门衔接。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6月23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叶志东电话:13565634350
上一篇: 昌吉州全域旅游促进...
下一篇: 关于印发《昌吉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