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对自治州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教文卫体类 32号提案答复
发布日期:2020-06-20 10:38:55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索 引 号: CJZ018/2020-000062 信息分类: 文物
发布机构: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发文日期: 2020-06-20
文  号: 昌州文体广旅字〔2020〕25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对自治州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教文卫体类 32号提案答复

对自治州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教文卫体类

32号提案答复

 

邓怀康委员

关于《加强北庭故城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提案》已收悉,经我局研究办理答复如下。

全州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址点64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县级保护单位110处。全州博物馆12处(非国有1处)馆藏品3.1(件/套),珍贵文物332件,是新疆文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北庭故城是北庭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是天山北麓重要的军政、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重要的城镇,2006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启动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申遗项目,北庭故城作为新疆6个遗产点中的一个,2014年6月22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关于《加强北庭故城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提案》现回复如下:

1.关于北庭故城证实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铸就的辉煌。

2019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对新疆历史做了系统性的梳理。白皮书中多次提到北庭故城,北庭故城遗址是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对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的有力证据。多年来,北庭故城遗址的历史价值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北庭故城遗址现在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和昌吉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区、州、县三级党委正在努力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研学旅游基地、新疆四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和宗教人士的现场教学基地、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教育基地等全民教育基地。

2.关于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情况。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和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都不断加大对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科研、旅游、建设等工作的资金投入,2017年投入1.66亿元,2018年投入1723.23,2019年投入3829.7万元。北庭故城文物保护、科研、考古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先后对北庭故城西寺遗址大棚进行维护更换,新修建新疆丝路博物馆等,不断加大北庭故城的宣传力度。

3.关于以北庭故城为重点构件区域文化旅游联动机制。

文化产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也是北庭故城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北庭故城旅游、宣传由吉木萨尔县文化投资旅游工作介入,有专业的文化旅游宣传队伍进行开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整个吉木萨尔县的旅游产业中,也是不断加强北庭文化旅游建设,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北庭故城内规划游览线路并重新修建,对北庭故城西寺大棚顶重新更换维护,不断提高北庭故城自身建设。在做好内功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与其他文化、文物遗址点的联系融合,现在主要方式为依靠北庭学研讨会,邀请吐鲁番学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文化遗址点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化遗产的科学管理与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同时2019年7月在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牵头组织下,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北庭故城“友好世遗”缔约仪式在吉木萨尔县隆重举行,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与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式缔约,确定鼓浪屿与北庭故城结为“友好世界文化遗产地(点)”。双方约定今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合作,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派人互访,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互通资讯,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强旅游资源推介的交流合作,双方利用各自资源,深化完善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格局,联手推动两地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文化、艺术、研学、商品展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关于争取建设S239吉木萨尔县至吐鲁番市大河沿公路情况,区、州已将“车师古道精品旅游线路”列入2020-2022重点环线建设项目,建设方案两条,第一条修建一级公路打通山体隧道连接吐鲁番市,投资100多亿,县交通部门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落实建设资金即可建设。第二条线路从吉木萨尔县泉子街开始通过原有车师古道修建四级砂石路,开辟应急救援道路连通吐鲁番市大河沿,州、市交通、文旅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同时协调自治区文物部门专家和设计单位专家进行实地勘察和调研,提供调查报告,交通部门正在组织设计部门规划交通线路。打造车师古道精品环线,促进南北疆旅游、文化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作用。

4.关于依托北庭故城影响力带动我周文化遗产活动。

近年来,北庭故城不断加大考古力度,2018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面积5450平方米,2019年考古面积1800平方米,2020年考古面积1000平方米,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木萨尔县文物局对北庭故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勘探。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的成绩比较喜人,通过考古工作,唐代至蒙元时期的北庭面貌将慢慢显露出来,可以看到新疆北疆最重要的军政、军府的格局及发展历程,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北庭考古将以实物证明了汉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时期中原王朝在新疆有效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繁荣畅通,对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文物局依据现今保护技术要求,不再批复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在注重北庭故城考古工作的同时,也不断加大科研和宣传力度,从2016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北庭学研讨会,提出北庭学概念,邀请西北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文化遗产保护、考古研究、遗产展示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基地和学术平台,用现代眼光和全新的学术视角,在过去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全方位梳理,系统研究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全面还原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人文、生态环境的面貌,并以此古为今用,服务于现代"一带一路"倡导和愿景与当地社会发展;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等单位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与新疆社科院、西北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北庭学研究院建立研学实践基地。在2018年发布招标课题10个,完成招标4个。先后出版《北庭史论集》、《北庭钱币研究》、《北庭史丛考》、《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北庭学研究第一辑》、《北庭学研究第二辑》6套图书,共计5000余册,为北庭故城的研究和宣传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奇台石城子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发掘新发现,成功推介和宣传我州文物保护和发掘成果,获得国家文物局认可。2020年北庭故城申报国家文物局消防、数字展示,总体规划修编等项目,玛纳斯故城申报安防、规划项目,逐年不断根据文物保护需求申报各类保护项目。2020年北庭故城1000平米,奇台唐朝墩600平米考古发掘工作已持续开工启动,昌吉州各项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建议州政府或吉木萨尔县政府提高北庭故城世界遗产地建设和研究部门机构规格,利于北庭故城保护和利用工作,更大限度发挥北庭故城遗址史证和宣传作用。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人:张修洋            电话:13779856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