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自治州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教文卫体类55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6-20 10:47:58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索 引 号: CJZ018/2020-000064 信息分类: 文化
发布机构: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发文日期: 2020-06-20
文  号: 昌州文体广旅字〔2020〕29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自治州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教文卫体类55号 提案的答复

自治州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教文卫体类55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令军辉委员:

您提出的教文卫体类55号《关于基层宣传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州党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举全州之力,于2018年顺利通过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验收。

一是文化服务“均等化”。整合优化四级文化资源,在全州形成辐射带动、上下联动、一体运行、全面开放、效能凸显的城乡一体化文化服务模式。推进“一场四馆一院”建设,各县市基本建成了体育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剧院等文体场所,66个乡镇、7个街道建设了面积400平米标准的综合文化站,462个村、143个社区建设了200平米标准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基本达到“七个一”(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标准,基本形成了“城市十五分钟,农村二十分钟,牧区二十五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二是文化惠民“精准化”。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城乡联动、社会参与原则,创新“百姓点单、政府服务”模式,持续不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的浓厚氛围。2016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60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800多万人次,人均每周参加文化活动超过3小时培育形成了元宵节社火展演、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全州农牧区汇演、少儿歌手大赛等一批州、县、乡、村四级联动、共建共享的品牌文化活动。持续不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大喇叭”和农牧区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深入开展新闻出版“东风工程”、“万村千乡宣传文化产品惠民行动”,扎实推进“边境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项目,解决了农牧区群众读书、看报、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等问题。建设了“昌吉州公共文化云平台”,于今年6月8日上线运营,通过平台,群众可足不出户了解文化资讯、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电子图书、参与文化活动等,实现了政府供给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三是人才培养“精英化”。从人才汇聚和培育两方面入手,为提高文化供给端服务质量提供源头保障。积极建立文化人才库,广泛吸收各类优秀文化人才,出台了《自治州加强基层文化带头人队伍建设  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群众团队选拔、培训、服务、考核、奖惩机制,出台了《昌吉州群众文艺团队奖励扶持办法》和《昌吉州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扶持培育有规模的群众文化志愿服务团队635支,总人数达万余人。每年举办基层文化带头人培训班,开展基层文化带头人才艺展演,覆盖全州文化辅导员、文化志愿者、乡村文化管理员、基层文化带头人等,同时,州、县两级文化馆每年还深入乡村,对基层文化带头人进行“手把手”指导,为基层培养了一支“永不走”文化服务的“轻骑兵”。

对于您提案中建议的将“大喇叭”作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大力调整改进农家书屋管理水平两个问题,我们将积极协调各县(市)宣传部,尽快研究论证,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更好地发挥“大喇叭”和“农家书屋”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昌吉州文旅事业的支持。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人:朱晓玲            电话:1389965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