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
搜本站
搜索
当前页面:首页 »  招商引资 »  投资环境
聚能 赋能 释能 昌吉州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00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显特色
发布日期: 2023-09-01 19:52:46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2016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部、深圳市、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四方合作”工作机制。7年以来,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四方合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两区”同部署、同推进的创新发展格局。

作为自治区“两区”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

昌吉州抓住重要机遇

深化“四方合作”机制

依托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下简称:昌吉两区)

大力培育创新产业集群

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之路

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在庭州大地迸发出新的活力






聚能——科技创新强引擎

2022年,昌吉州在全疆率先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双牵头”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支持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科技创新率先突破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8项政策办法,调高自治区“两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指标,将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强度增至2.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200家,有力推动了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成果转化。


赋能——政策支持显成效


近年来,昌吉州积极落实区、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奖补政策:

对“昌吉两区”的66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奖补,2021年以来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696.8万元;

全州建成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58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38个。 

为进一步用好“四方合作”“院地合作”“科技援疆”“厅州会商”等工作机制,我州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福建省科技厅、山西省科技厅签订“十四五”科技合作战略协议,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国家队”,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跨区域协同创新长效机制,逐步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释能——“昌吉两区” 迸活力

今年,昌吉州用好“昌吉两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产业提质增效、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人才引育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01

泰昆集团、九圣禾等4家企业新增入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02
“昌吉高新区智能电力控制设备及电缆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成为昌吉州首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03
建立“昌吉两区”科技计划项目库,动态更新项目储备库,累计入库项目152项。
03
率先启动“揭榜挂帅”“院士及战略人才”等新型项目计划,优化“昌吉两区”项目全过程管理。




“十四五”以来

我州共争取国家、自治区

科技计划项目116项

共计1.38亿元

立项实施州本级

“昌吉两区”科技项目92项

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

累计撬动“昌吉两区”


企业研发投入超25亿元

昌吉州科技局党组书记葛伟娟



今年,昌吉州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200余项,培育打造昌吉高新区“天山慧谷”,做大做强农高区“绿色硅谷”,实现综合效能覆盖“八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昌吉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达到2.5%以上,全州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超5000人,实现综合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疆内一流、‘昌吉两区’领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