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昌吉回族自治州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经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印发实施。现将《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规划》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程度“双减轻”,《规划》将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昌吉州防沙治沙工作的指导性规划,是开展沙化土地系统性、战略性、科学性治理,实施防沙治沙重点工程的重要依据。
二、编制《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衔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新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重要规划,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在认真总结昌吉州“十三五”期间取得的防沙治沙成效,科学判断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防沙治沙形势的基础上,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为基础,以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为支撑,编制了本《规划》。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主线,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坚持以水定绿、科学治沙的原则,以国家重点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在沙区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完成阶段性防沙治沙任务,筑牢昌吉州生态安全屏障。
四、《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是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二是以水定绿,科学治理;三是精准施策,统筹谋划;四是部门联动,协同配合;五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五、《规划》的思路
立足实际,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思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以系统保护、科学修复为治理方案,按照“一带两区四工程”的治理布局,实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工程。以现有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为基础,全面落实各类保护修复制度,提升生态承载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合理利用林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沙产业,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六、《规划》的布局
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在充分遵循国家和自治区沙化土地防治分区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昌吉州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结合昌吉州沙化土地分布特点、沙化成因多样性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考虑沙化土地空间分布、地域的连续性、治理方向的相似性等因素,将昌吉州划分为三个治理小区,即昌吉州北部沙化土地封育保育小区、昌吉州荒漠-绿洲防风阻沙带小区和昌吉州南部生态保护小区。
七、《规划》的目标
到202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9.7657万公顷,全面推动形成区域沙化土地治理新格局;到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6.3957万公顷,推进昌吉州防沙治沙从“数量”到“质量”的重大转变。
政策解读主体: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
政策解读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邓 策(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日常解读人:赵 挺(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联系电话:0994-2225094
上一篇: 《自治区级自然公园...
下一篇: 国家林草局发改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