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对自治州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经济建设类 第3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6-28 18:42:03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索 引 号: CJZ009/2020-000005 信息分类: 林业
发布机构: 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 发文日期: 2020-06-28
文  号: 昌州林草函字〔2020〕21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对自治州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经济建设类 第36号提案的答复

朱云川委员:

您提出的经济建设类36号《关于推进自治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意见建议:您提出了关于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林果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我们综合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

我们的答复是:自治区、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对林果提质增效工程实施高度重视,提质增效工程开展还被纳入2020年州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考核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绩效指标予以全力推动具体措施有:1、制定和完善示范园建设标准,发挥好示范园的示范带头引领作用。一是针对我州示范园建设发展现状,制定和完善州、县、乡三级示范园的面积、灌溉、管理等规范化标准,使示范园建设有据可依,便于操作和考核检查,年度制定完成林果业提质增效标准2项以上;二是按照“一园一策”要求,针对每种果树品种的特点制定鲜食葡萄、酿酒葡萄、苹果、沙棘、枸杞周年管理历,细化管理技术措施,州、县、乡三级领导共同领办示范园建设,充分发挥好示范园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新印制领导干部领办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园工作手册,方便工作,指导生产。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坚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一“走出去”,通过组织林果企业、合作社林农和专业技术人员赴疆外进行专题培训,学习特色林果管理新技术,了解新信息,不断发展壮大林果产业,计划安排疆外专题培训1期;二“请进来”,通过邀请疆著名专家如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专家对我州葡萄、果等林果进行现场指导技术培训,使农户了解掌握林果新技术、新方法;3、科学管理,做好有害生物防控。认真做好林果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加强检疫性、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一是针对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和特点,加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提高防治成效,制定农药减量使用指标,减少农药污染。二是强化春夏季管理,按照时间节点积极落实春季清园、整枝、修剪、防霜冻,夏季田间管理、施肥、及时灌水等技术措施,提高挂果率,确保果品质量。

二、关于提升品牌知名度

我们的答复是:我们将采取以下举措:1、积极开展各类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一是全方位打造产区品牌和形象,持续系统开展产区宣传推介。积极参加成都糖酒会、上海酒交会、广州林博会、福建三明林博会、烟台酒业博览会等知名展会,提高天山北麓产区林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产区标识的认知度,营造品牌效应;二是加大对产区葡萄酒夺金激励制度的落实力度,形成聚集效应。鼓励产区酒企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赛事,如CMB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烈酒)大赛、IWC伦敦国际葡萄挑战赛、DWWA醇鉴葡萄酒国际大奖赛、一带一路葡萄酒大赛、醇鉴亚洲葡萄酒大赛五大赛事,通过夺金激励制度,充分认可和鼓励大家为提升产区产品质量做出的贡献,一同享有品质产区带来的产品价值;三是加快推动共享检测中心“双认证”,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产区产品自律标准。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整合天山北麓产区资源优势,发挥产业联盟协同效应,加快推动中信国安作为天山北麓产区共享检测中心的“双认证”(即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认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只有通过“双认证”,更好地确保质量安全,为促进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产区葡萄酒产品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力。2、加强科普宣传,提倡绿色有机生产。一是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周”、“科普宣传周”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宣传林果业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提倡绿色有机生产,按照“三品一标”生产标准组织安排生产,积极申报绿色、有机认证,提高林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提高葡萄酒产品的检测覆盖率。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合作开展葡萄酒产品的重金属、农残指标的检验检测,检测酒企覆盖率达到80%。

三、关于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我们的答复是:客观上,由于自治区层面资金大量向南疆倾斜,受地方化解债务压力及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州县两级资金投入不足,对林果业稳定发展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现有的只要纳入国家、自治区、州财政扶持的项目资金还是有保障的。我们将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林果业发展资金投入。另外,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预计自治区的资金投入方向也将向北疆地区平衡转移,将为本区域林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关于加强林果业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的答复是:主要举措有:1、组织专家团队服务基层。一是成立以州林草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各县市自然资源局书记为成员的专家服务团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县林草专家、技术骨干,以及外聘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全年下乡服务不少于60天。二是结合自治州林果主栽林果树种,组织专家编制鲜食葡萄、酿酒葡萄、枸杞、沙棘、苹果等五个树种技术明白册,免费发放给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林果种植户。三是发挥专家服务团优势,抓好林果科技培训,指导各县市积极开展实用技术集中培训、现场实训,以实训为重点,切实加大对林果产区乡村干部、技术服务队员及果农的技术培训,全年完成培训5000人次。2、促进基层农技人员作用发挥。一是认真落实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印发《昌吉州乡镇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办法》,发挥职称评聘在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州、县林草人才主动到乡镇基层服务,调动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及时组织州、县、乡三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自治区林草大学堂”继续教育专业课网络培训、自治州继续教育公共课网络培训,不断提高林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三是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五下乡、继续教育、“百千万科技培训行动—林果科技进万家”等平台和举措,全力开展各类培训。指导各县市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开展送科技下乡和农牧民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咨询、电视电教、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把科技知识送到最基层,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加快林果业生产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战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