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09/2016-000027 | 信息分类: | 林业 |
发布机构: | 林业局 | 发文日期: | 2016-01-12 |
文 号: | 昌州林字〔2016〕5号 | 是否有效: | 是 |
名 称: | 关于上报昌吉州森林公园十二五工作总结的报告 |
自治区林业厅:
根据新林传发【2015】206号文件精神,我州结合实际情况,现将昌吉州森林公园十二五工作总结上报给你们,请审阅。
附件:1.昌吉州森林公园工作十二五总结材料
2.昌吉州森林公园年度建设与经营情况统计报表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局
2016年1月12日
昌吉州森林公园工作十二五总结材料
昌吉州辖区林业用地面积2577万亩。“十二五”期间,天池和塔西河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老龙河命名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较大成就,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2015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5年,把握“一带一路”、“互联网+”、新疆高铁时代重大机遇,鼓励各森林公园努力适应新常态、打造新业态,明确了以“保平稳运行、抓宣传营销、提管理服务、促经济增长”的发展主基调,提出了“由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由单一门票经济向复合型经济---两个转变”的发展要求。
昌吉州2015年森林公园收入总额12519.3万元,其中旅游收入11377.19万元。接待旅游总人数204.57万人,其中海外旅游者1.12万人。本年度投入资金15202.53万元,国投11377万元,自筹3825.53万元,其中环境建设投入5338.43万元。
天池森林公园截止11月底,共接待游客189.2万人次,增长9.5%;旅游收入12.7亿元,增长14%;门票收入1.01亿元,增长82%。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被州党委命名为“科学发展好班子”,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予“优秀综合管理奖”。
塔西河森林公园结合林博园林地的分布,合理设计林间环道,投入资金350万元,完成13公里柏油路路面和桥涵建设,购买两辆观光游览车;加强生活服务区硬化、美化和亮;投入资金60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完成凤凰峪小区柏油路建设10公里、铺设步行游道8公里,种植树木花草2.5万平方米,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老龙河森林公园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景区内主次干道、游步道、徒步道,游客服务中心,水上拓展区、观光区,水上休闲区建设,特色采摘园,胡杨主题生态酒店,荒漠拓展区、保护区等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景区内建有2700平方米的星级宾馆休闲场所,配有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馆、室外健身区;建有160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电教培训设施,具备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及农林牧科技科普教育等功能;建有300亩的人工湖为中心的观光休闲娱乐核心区,草坪、游园、葡萄长廊、花果园、花坛;景区的道路和景区内主要道路全部柏油化,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二、主要经验做法及成效
“十二五”期间,昌吉州顺势而为,打牢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根基,为森林公园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积蓄能量和动力,天池森林公园的做法较为典型。
一是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森林公园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投资主体+N个经营主体”的管理运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天池森林公园全力支持和推进西域旅游公司上市。西域公司成为第一个登陆“新三板”的新疆旅游企业,开启了新疆旅游产业在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天山天池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乌昌各地旅行社开展合作,目前已开拓了乌昌旅游市场,开辟了多条疆内旅游线路。按照盘活资产、市场运营的思路,完成了公园环境保洁机制改革和绿化管护托管,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二是优化布局,拓展产业。按照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分布,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区、文化娱乐消费区、高端运动休闲区、特色旅游体验区”四大功能区的目标,推动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经过实践,旅游功能区功效开始显现,旅游产业集群化、旅游开发集约化,旅游业态多元化、旅游管理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特别是以文化产业聚集区和国际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和拓展以休闲、度假、会展、购物、娱乐、创意文化展示等为主要业态的旅游产业链,打造鲜明新疆个性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启动实施了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建设。目前,产业园已汇聚了中国新疆馆、五江天山温泉国际大酒店、王母悬圃、丝绸之路奥特莱斯等重大项目。今年,与湖南五江轻化集团签订的总投资100.8亿元的五江天池国际度假区项目,将以五江温泉酒店、温泉养生中心和室内水上乐园、欢乐天山科技文化体验馆、温泉小镇、五江天山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园五大板块为驱动,推动文化产业园加速升级。
同时,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将运动休闲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又一突破口。高标准建设的5S级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冬季旅游的首选目的地,2014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依托冰雪资源,提振冬季旅游市场,淡旺季分明的旅游景象逐步得到改变。相继成功举办了国际雪联越野巡回赛、全国冬季两项锦标赛等重要赛事,并作为备战索契冬奥会出征地。2016年,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作为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的主举办地,将承担U型槽场地赛、空中技巧、雪上技巧、越野滑雪、冬季两项总计六项赛事活动。比赛场地配套建设项目总投资3.36亿元,目前各项比赛场所及配套设施均已基本竣工。
三是全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实施智慧管控三期建设,推进以官网、微博、微信为载体的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开通了淘宝官方旗舰店,推出了淘宝旅游“码上游”活动。通过巡更执法、二维码导览、“虚拟游”和网络售票等新媒体的运行,建立了涵盖展示个性化产品、咨询服务、指挥协调、应急救援等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天池森林公园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4个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计划试点景区。采取天池年卡、卡卡通等营销措施,拓宽销售渠道。目前网络门票销售实现占门票收入的25%,被评为自治区“刷卡无障碍”优秀森林公园。在国家旅游局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荣获“2014年中国智慧旅游创新示范区”荣誉称号;荣获中国旅游报“2014全国智慧旅游优秀案例”,并被编入《2014中国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成果及优秀案例汇编》。天池国家森林公园的智慧旅游与国内先进景区处于同一水平,成为全疆景区的领跑者。站在“互联网+”风口,今年公园积极筹划与上海景域、深大智能等知名电商企业加强战略合作,通过“驴妈妈”旅游网创建“互联网+景区”的经营模式,提升“智慧旅游”水平,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满足游客体验需求。
四是全面实施品牌引领工程。突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王母神话品牌,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挖掘展现西王母文化,启动了人文历史博物馆维修改造及综合布展工作,集中展示公园深厚文化底蕴。中国新疆馆面向游客开放,与中央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发现亚洲之美”摄影展,将中国新疆馆打造成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和创新中心。突出“四季有景观、四季有节庆” 的特色旅游活动,以宣传世界自然遗产、举办特色主题活动为重点,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冰雪风情节、两届“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两届“西王母文化庙会”等节庆活动,通过在规模、层次、水准、宣传等方面做足文章。极大地提升了天池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阜康市委、市人民政府自2015年起将每月28日定为“公益开放日”,实行门票免费政策,将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游客。突出区域品牌联动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筹划与吉林长白山景区开展战略合作,促进东西“两大天池”协同发展。加入“中国山岳旅游联盟”,面向国际市场打造统一宣传营销格局。选派人员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华北、西北等主要客源地开展旅游专项推介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是景区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稳定。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意识,投入1000余万元,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通过远程呼叫、视频监控、重点巡查的信息化防范措施。邀请森林武警官兵靠前驻防,构建扁平化、片区化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安全的旅游目的地。抓好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整治,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游客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十二五”期间昌吉州按照张春贤书记提出的“特色为要、文化为魂,自然为基,人民为本”的总要求,在自治区、昌吉州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做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生态保护稳步推进、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管理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宣传营销工作成效明显、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景区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稳定。
三、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和“十三五”工作计划
(一)2016年昌吉州针对森林公园工作主要是:
1.继续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不断的植树造林、林区改造、土壤植被恢复等工作,打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文化景区。
2.推广景区环线观光,把蔬菜采摘、农田观摩、传统文化等优势资源与森林公园旅游相结合,为森林公园旅游进一步创收。
3.构建“商、养、学、闲、情、奇”新的旅游六要素,不断丰富旅游要素功能。全力建设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实施天山海洋水世界项目,继续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以资源、品牌换股权,推进中国新疆馆等经营性项目有实质性进展。
4.以演艺、文化、休闲、度假为招商主要内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中国旅游演艺联盟合作开发大型实景演出项目,抓紧落实新疆奥生天山文化园项目。同时积极拓宽引资渠道,转变和创新思路,实施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
5.按照主景区生态观光游览为主的功能定位,将以完善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修葺原有设施、不再新建设施为原则,增设文化景点,完善标识标牌导向系统,提升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实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三五”工作计划
随着“一带一路”、高铁时代、旅游+互联网等一系列新机遇、新政策的深入推进,旅游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
昌吉州在“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一是推进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二是推进门票经济向旅游综合经济转变;三是加快将天池景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四是突出生态保护,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旅游产品、产业培育、管理服务创新升级。
昌吉州在“十三五”期间制定森林公园目标既实现旅游“222”目标,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带动旅游从业人员2万人。
上一篇: 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
下一篇: 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