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核病。
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肺结核的防治政策:
(1)对到各县市指定的定点医院(县市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就诊的肺结核可疑患者(主要指咳嗽、咳痰两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提供免费的结核病诊断检查。
(2)对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治疗和随访检查。
(3)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参保城乡居民,在辖区定点医院门诊治疗费用给予全额报销,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90%;耐多药肺结核门诊和住院费用全额报销。
(4)对按要求到集中服药点服药的肺结核患者,在其疗程内每天给予免费营养早餐。
2.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避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血液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
3.猴痘。
猴痘是猴痘病毒感染后导致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患者出现发热、身体乏力、四肢酸痛、皮疹等症状,还可能会引发淋巴结肿大,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猴痘病毒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或被咬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目前对于猴痘尚无特效疗法,为自限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规律作息,保持居室整洁,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保证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建议公众,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和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
5.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
流感的预防措施包括:一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二是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三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四是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必要时佩戴口罩并定时更换。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五是注意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体质及抵抗力。
6.布病。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可以通过与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接触,或者接触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来感染布病。食用未经煮熟地含有布鲁氏菌的动物产品,如奶和肉制品,也是布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布病的预防措施:一是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免疫要年年坚持,而且免疫率要高,不能出现空白。引进牛羊时,一定要搞好检疫,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二是打扫牛羊圈时,要戴口罩,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尘。三是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牛、羊流产的胎儿、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带上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四是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后饮用。五是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六是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随穿随脱,定时消毒。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7.包虫病。
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与人之间不会相互传染,人接触被虫卵污染的土壤、草地及物品,食用污染的食物和水,不注意个人卫生就容易得包虫病。
包虫病的预防:加强犬类管理是预防人体感染包虫病的关键性环节。与动物接触前后应彻底洗手,避免接触流浪或者陌生宠物,定期对宠物和工作犬进行驱虫,不要喂宠物生的内脏;发现宠物感染,应立刻咨询兽医,为宠物治疗。食用干净的食物和水,水果蔬菜在食用前清洗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事牧业生产、狩猎和皮毛加工的人群,以及有包虫病高发区域旅居史的人群,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体检。
8.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一是限制钠盐摄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二是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三是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四是戒烟戒酒,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五是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9.糖尿病。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如不规范治疗,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足坏疽、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在有适应证时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一是合理饮食。做到少量多餐,总量控制。搭配合理,蔬菜为主,鱼肉适当,少盐少油、戒烟限酒。优先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二是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一周5天,每天30分钟,运动形式可以为快走、太极拳、骑车、慢跑、健身操、游泳、各种球类等。三是规律用药。糖尿病的药物有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意按医嘱规律用药,切勿自行加药停药。四是自我监测。糖尿病人必须监测血糖,常规可3个月测量一次,在血糖不稳定或药物调整期,次数适当增多,可达每天数次。此外,还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糖化血红蛋白等。
上一篇: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
下一篇: 【健康昌吉行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