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00004/2015-000046 | 信息分类: | 卫生 |
| 发布机构: | 卫生局 | 发文日期: | 2015-06-21 |
| 文 号: | 昌州卫发〔2015〕54号 | 是否有效: | 是 |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15年自治州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 ||
2015年,自治州卫生应急工作将紧紧围绕州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广泛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县区为抓手,以提升县市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狠抓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夯实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保障体系,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
一、强化应急基础工作,确保应急根基扎实稳固
各县市、州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按照区、州整体安排部署,加快构建卫生应急救助体系,提高卫生应急救助处置能力,抓好落实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各项任务,确保工作措施扎实细致有效。
(一)强化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建立应急协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区域间、部门间的应急联动,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一是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确定卫生应急管理专(兼)职人员,确保应急办公室“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按制度办事”,充分发挥其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作用。二是建立县市区域间、部门间的应急联动和协作机制,一旦发生跨区域的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启动协作联动机制,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及损失降至最低。
(二)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源头治理扎实有效。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州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源头治理”意识,切实担负起责任,重预防抓治本,重点排查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等风险隐患。对发现的危险源和风险隐患,确定其危害范围,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排查一批、监控一批、整改一批,以铁的手腕全力防控安全生产事故。
(三)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应急演练计划。一是依据《自治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和预案管理具体化的标准,在针对性、快捷性、操作性上下功夫,加快预案修订,确保每一个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都能管用、好用、实用。二是把演练作为推进预案体系建设和锻炼应急队伍的重要举措,年底前,各县市、州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开展1次专项预案的应急演练(目录附后),州卫生局将组织1次跨县市、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演练的形式可以采取双盲演练、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网络模拟演练等形式,演练结束后1周内,各单位要将演练评估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州卫生局应急办。
(四)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应对能力。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为目标,以开展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创建活动为突破,持续推行“四进”(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落实“七有”(有应急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应急制度、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避难场所、有科普宣传)、坚持“六抓”(抓好工作人员培训,做到工作能力提高;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做到有备无患;抓好信息报送,做到早预警、早报告;抓好先期处置,做到及时高效;抓好协助处置,做到配合有力;抓好恢复重建,做到井然有序),全面提升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县市要积极开展本辖区卫生应急能力自评工作,年内示范点比例应达到基层单位的30%;要全面梳理卫生应急工作的评估内容,努力扩大自治区级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力争建成自治区级卫生应急示范县。
(五)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按照建设标准和“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的要求,依托州直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加强综合救援队伍建设,改善装备条件,不断充实人员和加强管理,切实把昌吉州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做强。
(六)宣传普及应急管理知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拓宽应急管理知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广泛普及应急知识,使各类常见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村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管理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要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常备不懈、确保供给”原则,州级物资储备系统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常备不懈,考察选择有资质的大型企业集团供应物资,充分利用大型企业集团正常的生产经营库存,将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州级物资储备系统的基础,确保储备物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之需。各县市要积极协同当地政府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
二、加强卫生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
各县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做好卫生应急值守工作,落实领导带班责任制和值班工作岗位制,规范值班工作流程,实现值班工作无缝连接,防止出现值班空档。严格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强化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报告制度的落实力度,做到信息报送及时、有效,严防漏报、迟报、瞒报现象发生。
上一篇: 关于印发昌吉州突发...
下一篇: 关于开展非法救护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