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Deepseek《研究堆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指南》核心解读
发布日期:2025-03-21 18:52:34 来源: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根据《研究堆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研究堆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核安全报告的具体要求和执行细则,为研究堆营运单位提供操作指引。以下是关键要点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定位

1‌.法律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基础,细化《规定》中关于定期报告、事件报告、应急报告等要求‌。

2‌.适用对象‌

适用于研究堆在建造阶段和运行阶段需提交的各类报告,包括定期报告(月度、年度)、重要活动报告、事件报告及核事故应急报告‌。

以轻水型研究堆为典型示例,其他类型研究堆可根据准则结合实际判断‌。

二、报告格式与内容细化

《指南》对《规定》中各类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标准化规定,具体包括:

1‌.定期报告‌

‌建造阶段月度报告‌:需涵盖建造进展、安全重要设备事件综述、问题整改、监管要求落实、下月计划等;

运行阶段月度报告‌:包括运行状态、异常事件、维修修改、燃料操作、放射性废物管理等;

年度报告‌:需总结全年安全状况、重要问题整改、经验反馈及下年度计划‌。

2.事件报告‌

‌建造事件‌:涉及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或设备的采购、土建、安装、调试等活动中的异常;

运行事件‌:包括超出运行限值、安全系统误动作、放射性泄漏等。

3‌.核事故应急报告‌

应急通告需包含事故初步信息,应急报告需补充详细处置措施,事后需提交评价报告。

三、事件报告准则

1‌.建造阶段事件‌

需报告的情形包括设计偏离、材料缺陷、施工质量不达标、调试异常等‌;

事件通告需在24小时内提交初步信息,事件报告需在30日内提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2.运行阶段事件‌

报告范围涵盖运行限值突破、安全屏障失效、放射性物质非预期释放等‌;

事件通告需在1小时内电话报告,书面报告在24小时内提交‌。

四、特殊情形处理

1.多堆管理‌

营运单位管理多个研究堆时,允许合并报告内容,但需确保信息完整性和独立性‌。

2.长期停堆或停闭阶段‌

Ⅲ类研究堆或长期停堆的研究堆可豁免月度报告,仅提交年度报告‌;

停闭管理期间的研究堆需遵循专门停闭管理报告要求‌。

五、实施要求

‌1.时间节点‌

月度报告需在每月第10个工作日前提交,年度报告于每年4月1日前提交‌。

2‌.报送对象‌

提交至国家核安全局或所在地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重要活动报告需提前15日报备‌。

六‌、总结‌

《指南》通过细化报告格式、明确事件判定标准、规范报送流程,强化了研究堆核安全监管的可操作性。营运单位需结合堆型特点及实际运行状态,动态调整报告内容,确保合规性‌。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