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关于吉新2-1井 吉新2-11H井 吉新2-12H井钻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发布日期: 2021-10-12 12:55:55 来源:昌吉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昌州环评〔2021129

 

关于吉新2-1井 吉新2-11H井 吉新2-12H井钻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准东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

公司报送的《吉新2-1井、吉新2-11H井、吉新2-12H井钻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项目所在区域行政区划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属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新2块工程在吉新2-1井钻井平台新钻预探井3口,直井吉新2-1井设计井深为4721米,水平井吉新2-11H井、吉新2-12H井设计井深分别为5742.67米、5738.05米。项目临时占地18966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00万元。吉新2-1井钻井期为50,吉新2-11H井、吉新2-12H井钻井期各为65,钻井期共计180天,单井试油期180天本项目环评仅适用于工程钻试钻试结束后即封井或转为开发井纳入区块产能开发工程中的,须另行组织区块及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报告表》的评价结论,从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原则同意该项目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内容性质、规模、地点建设。

公司在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中要认真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区域内的临时占地合理规划,严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以减少破坏野生植被;钻井废弃物采用不落地技术,减少对周围土壤、植被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将井场临时占地范围进行平整、清理,不遗留污染物在井场。严禁在戈壁滩和荒漠结皮、荒漠植被分布地段随意行车,避免破坏荒漠植物。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物料定点堆放,易起尘物料在运输、存放时应加盖遮盖物,最大限度防止扬尘扩散;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修。施工期柴油机、发电机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试油期产生伴生气通过地面排气管线管输至点火装置燃烧放空试油期井场厂界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水污染防治措施。钻井过程采用套管与土壤隔离,并在套管与地层之间注入水泥进行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封隔地层和水层,避免地下水环境污染。项目钻井使用水基钻井液,钻井岩屑采用固液分离方式处置后,液相循环使用。试油废水采用专用罐收集后运至吉祥联合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油藏。生活污水经防渗收集池收集后清运至吉木萨尔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源采取隔声、基础减震、消声等措施,噪声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钻井采用“泥浆不落地工艺”进行固液分离,钻井泥浆循环使用,完井后剩余泥浆由专业服务公司进行回收利用。分离出的钻井岩屑经检测符合《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3997-2017)中综合利用污染物限值后用于铺垫井场,检测不合格岩屑收集后委托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用专用罐收集后拉运至吉祥联合站污泥暂存池,最终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至吉木萨尔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保要求。定期发布项目环境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公司须按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要求,做到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项目竣工后,须按规定程序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须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我局重新审核。

本项目的日常环境监管工作由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吉木萨尔县分局负责,昌吉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进行不定期抽查。

七、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报告表》及批复文件送昌吉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昌吉州生态环境吉木萨尔县分局,并接受各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