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第十七批)
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问题
查处情况的通报(第十七批)
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涉及昌吉州生态环境信访件第十七批3件,现将交办问题结果通报如下:
序号 | 受理编号 | 交办问题基本情况 | 涉及区县及部门 | 调查核实情况 | 是否属实 | 处理处罚和问责情况 | 备注 | ||
1 | CJX202505260079 | 玛纳斯县广东地乡新湖坪村“村霸”强行霸占国家湿地保护区,非法种植棉花,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1.自2023年起新湖坪村某村民带领部分村民在未取得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强行占用大海子水库南侧湿地保护区600亩土地(该区域属于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严重破坏湿地生态功能,导致湿地退化,影响周围331种野生动物(含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生存。2.2022年昌吉州林草局拨付专项资金挖旧补新,对新湖坪村文化室东侧林地种植果树,2025年新湖坪村村委会让农民把果树挖出种植棉花,经乡政府制止后,将挖出的果树重新栽种,但还是导致多数果树死亡,给村集体造成巨大损失并破坏林地。3.玛纳斯县湿地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广东地乡人民政府,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诉求:1、依法查处“村霸”非法占用湿地行为,恢复湿地原状;2、对玛纳斯县相关部门失职问题追责;3、公开调查结果,确保湿地保护政策落实。 | 玛纳斯县 | 经调查,举报情况部分属实。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中部,东至新户坪水库东岸,西至玛纳斯县与石河子市边界,南至头二三宫渠与玛纳斯河交汇水坝,北至玛纳斯河峡谷一四七团十四连。2011年3月25日,国家林业局以《关于同意河北省北戴河等45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林湿发〔2011〕61号)批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建设。2016年8月16日,国家林业局以《关于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林湿发〔2016〕107号)同意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 广东地乡新湖坪村位于玛纳斯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直线距离10公里,全村户籍人口194户569人。耕地面积8220亩,人均6亩,202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1万元。投诉人反映的村民为广东地乡新湖坪村户籍人口,长期在村居住,职业以务农为主。 1.关于“自2023年起,新湖坪村某村民带领部分村民在未取得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强行占用大海子水库南侧湿地保护区600亩土地(该区域属于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严重破坏湿地生态功能,导致湿地退化,影响周围331种野生动物(含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生存”的问题部分属实。经核实投诉人所反映的600亩土地位于大海子水库南侧,目前实际种植面积为596亩,其中63亩位于湿地公园范围内(1976年开始种植油葵、玉米等作物,可查证的合同始于1996年),其余533亩均不在湿地公园范围内,该63亩地块属于生态恢复区,非投诉人所述核心保护区,按照逐步调整的原则,原始耕地可继续保持种植,缓慢退出。《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明确生态保育区是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域,生态恢复区以恢复湿地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2023年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和功能区调整过程中,已将63亩区域调出湿地公园保护范围,目前该《论证报告》于2023年5月31日经自治区林草局上报至国家林草局,等待批复。 投诉人所反映的“600亩地”自20世纪70年代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广东地乡新湖坪村耕地,2012年8月该村民与新湖坪村村民委员签订合同,承包期限至2031年11月,非强行占用土地。合同中已明确“该地块因上游的跃进水库水位逐年不定程度上涨,导致水库上游部分土地地下水位不断升高,使土地质量逐年下降,春季不能按时播种,夏季有被洪水淹没的可能。2012年在四至范围内(东至穆新宝鱼池,南至防洪河边路,西至跃进水库河边,北至水库阴沟)可种植面积为420亩,承包人在合同存续期间可自行调整土地结构,在四至范围内扩大种植面积,所产生费用由承包人自行承担”,按照合同约定2013年7月该村民向新湖坪村村委会一次性付清承包费总额19.6万元,已全部缴纳完毕。截目前该村民在该区域四至范围内实际种植面积已达596亩,除2023年10月种植过冬小麦,该地块10余年以来一直种植棉花,投诉人反映的“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情况属实。 2020年5月,新疆农业大学在湿地内开展了野生动植物调查研究,据统计数据显示,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211种,较2014年增加了15种;有野生动物315种,较2014年增加了6种,野生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呈增长趋势,生存环境未受影响,不存在“严重破坏湿地生态功能,导致湿地退化,影响周围331种野生动物(含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生存”的问题。 2.关于“2022年昌吉州林草局拨付专项资金挖旧补新,对新湖坪村文化室东侧林地种植果树,2025年新湖坪村村委会让农民把果树挖出种植棉花,经乡政府制止后,将挖出的果树重新栽种,但还是导致多数果树死亡,给村集体造成巨大损失并破坏林地”的问题部分属实。2022年昌吉州林草局拨付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村庄绿化美化,对新湖坪村文化室东侧林地原树种进行树种替换,将原有苹果树、白蜡树、白杨树等老化树木统一替换为香妃海棠果树,并对灌水系统进行提升改造。该项目于2022年4月25日实施,5月30日完工,6月5日验收合格。实施面积38亩地,其中29亩地种植香妃海棠1247棵,9亩地种植白蜡540棵,树径均为4公分。因村民普遍反映此块土地利用率不高,广东地乡新湖坪村村委会计划移挖该地块内部分树木,整合地块种植棉花,2025年4月9日移挖树木243棵(全部为香妃海棠果树),当天下午广东地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该问题后现场立即进行制止,并于4月10日将移挖的243棵树木全部重新补栽。5月26日,广东地乡纪委和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查验,一共成活219棵,死亡树木24棵(全部为香妃海棠果树),成活率达90%以上,按市场价每棵树100元计算,加上机械人工费,造成村集体损失约6000元。 3.关于“玛纳斯县湿地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广东地乡人民政府不作为,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此地可能存在涉及黑恶势力,请求纪委监委介入调查”的问题。玛纳斯县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在近两年不断加大巡护管护力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为法律支撑,对管护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学习,不断增强管护人员法律意识,明确管护职责,切实发挥管护人员作用,加大巡护管护力度。采取“人巡+车巡+无人机巡护+视频监控巡护”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对湿地公园进行巡护管护,做到巡护全覆盖,强化对湿地内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广东地乡从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资源监管、推进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入手,增强了村民耕地保护和护林爱林意识,特别是在2025年4月9日巡林过程中发现新湖坪村移挖树木事件并进行制止,减少经济损失。 关于投诉人反映该村民为“村霸”的问题,广东地乡党委核查,定义“村霸”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事实进行判断,应参照以下标准:一是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二是欺压百姓;三是垄断资源;四是干扰基层组织选举;五是破坏社会秩序。经广东地乡党委对照以上标准研判该村民不符合“村霸”定义,其所种植土地已签订承包合同,调查情况将于5月30日前对广东地乡新湖坪村村民公开。 | 部分属实 | 针对问题,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制定以下整改措施:一是针对玛纳斯国家湿地范围内63亩地,因该地块在湿地范围批复前,不存在破坏湿地生态的问题,且目前湿地公园范围及功能区调整规划已上报,有短期内获批的可能,综合考虑种植户损失等方面,若新规划未获批,待2025年10月底前本季棉花采收完成后,将此地块调出,不再种植。二是对于新湖坪村村庄绿化美化项目资金所栽果树移挖造成6000元村集体经济损失,5月28日由乡党委对新湖坪村党支部书记运用党委第一种形态进行提醒谈话。对未成活24棵果树于2025年5月28日进行了补种,对缺行断垄果树进行补植补造,栽种树苗100棵。三是本次信访案件待调查结束后将此调查情况按程序公开,在新湖坪村委会公示栏进行公示,并举一反三对此类问题进行梳理整改。同时加强湿地公园的巡护管护,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保护湿地生态不被破坏,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 |||
2 | CJD202505260080 | 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办事处旁屯河院子小区居民反映污水处理厂排污异味扰民的问题。2019年开始屯河院子小区居民一直在各平台进行反映后,污水厂白天不排放污水了,但近六个月以来每天晚上凌晨2点开始排放,异味非常刺鼻,像是化学品的气味,投诉人表示长期闻这个味道肯定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诉求:请解决污水厂排污导致异味扰民问题。 | 昌吉市 | 经调查,举报情况属实。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昌吉市北外环路以东,西南侧边墙距离屯河院子住宅小区200米左右,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其中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由昌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成都瑞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设计污泥处理能力150吨/天,目前实际处理污泥约120吨/天,相关环保手续齐全,污泥处理工艺主要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原泥缓冲-水热改性(170度)-机械脱水-外运处置,处置后的污泥槽车拉运至阜康市新疆瑞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神彩东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2019年后在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区方圆500米范围内建设了“太美院子、屯河院子”等小区,受东北风影响,小区居民入住后感觉时有恶臭产生,主要原因为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除臭系统因负压能力不足、臭气收集及处理效果不佳、车间密闭性和车辆转运密封不严等致使部分气体逸出。 关于“污水厂白天不排放污水了,但近六个月以来每天晚上凌晨2点开始排放,异味非常刺鼻,像是化学品的气味,长期闻这个味道肯定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情况,经查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24小时对污水进行不间断处理,处理后的中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后全部用于市区绿化用水,根据投诉人反映的异味问题,昌吉市住建、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执法人员赴现场开展实地核查,现场检查时存在异味,该污水处理厂粗格栅间、进水泵房、沉砂池进出水井、细格栅间、旋流沉砂池、洗砂车间、网板格栅间均为密闭车间,经过排查确定举报人反映的异味来源主要为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该项目污泥装卸车间、水热车间(加热至170度)、板框压滤车间在污泥蒸煮、压滤、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中因含有氨气、氯化氢等因子,加之日常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异味扰民问题。调取该企业近年来废气厂界无组织自行检测报告和环境执法监测报告10余份,报告显示硫化氢、氨、臭气浓度均达标排放。接到自治区环保督察信访件转办当日,5月10日昌吉市住建与生态环境部门再次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厂界无组织废气开展环境执法监测,结果显示臭气浓度达标排放 | 属实 | 针对该问题,一是在此次投诉之前,2025年2月中旬昌吉市组织相关部门针对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异味扰民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制定了《除臭项目技改方案》。二是昌吉市人民政府计划投资300万元,明确整改责任单位为昌吉市住建局。三是明确了整改措施,对污泥脱水转运、卸料转运环节的转运区域进行封闭负压改造,对蒸煮车间内部废气管道连接处进行维护,建设封闭式泥饼堆放仓,优化转运路线。四是明确了整改时限,该项目已于4月10日开始施工,目前采购的设备已于5月25日到场,安装团队正加紧施工,预计6月30日正常投入使用。五是5月20日,绿洲路街道组织屯河院子小区13名居民参观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现场讲解了污水处理流程、异味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并通报了污泥除臭技术项目改造进展。 | |||
3 | CJD202505250081 | 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办事处旁屯河院子小区居民反映污水处理厂排污异味扰民的问题。投诉表示污水处理厂近一年内晚上不定时排放污水产生异味,向昌吉市政府电话反映过,未做出答复。诉求:请解决污水厂排污导致异味扰民问题。 | 昌吉市 | 经调查,举报情况属实。投诉人反映的污水处理厂为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昌吉市北外环路以东,西南侧边墙距离屯河院子住宅小区200米左右,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其中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由昌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成都瑞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设计污泥处理能力150吨/天,目前实际处理污泥约120吨/天,相关环保手续齐全,污泥处理工艺主要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原泥缓冲-水热改性(170度)-机械脱水-外运处置,处置后的污泥槽车拉运至阜康市新疆瑞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神彩东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2019年后在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区方圆500米范围内建设了“太美院子、屯河院子”等小区,受东北风影响,小区居民入住后感觉时有恶臭产生,主要原因为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除臭系统因负压能力不足、臭气收集及处理效果不佳、车间密闭性和车辆转运密封不严等致使部分气体逸出。根据投诉人反映的问题,昌吉市住建、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执法人员赴现场开展实地核查,现场检查时存在异味,确定举报人反映的异味来源主要为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该项目污泥装卸车间、水热车间(加热至170度)、板框压滤车间在污泥蒸煮、压滤、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中因含有氨气、氯化氢等因子,加之日常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异味扰民问题。调取该企业近年来废气厂界无组织自行检测报告和环境执法监测报告10余份,报告显示硫化氢、氨、臭气浓度均达标排放。接到自治区环保督察信访件转办当日,5月10日昌吉市住建与生态环境部门再次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厂界无组织废气开展环境执法监测,结果显示臭气浓度达标排放。 | 属实 | 针对该问题,一是在此次投诉之前,2025年2月中旬昌吉市组织相关部门针对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异味扰民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制定了《除臭项目技改方案》。二是昌吉市人民政府计划投资300万元,明确整改责任单位为昌吉市住建局。三是明确了整改措施,对污泥脱水转运、卸料转运环节的转运区域进行封闭负压改造,对蒸煮车间内部废气管道连接处进行维护,建设封闭式泥饼堆放仓,优化转运路线。四是明确了整改时限,该项目已于4月10日开始施工,目前采购的设备已于5月25日到场,安装团队正加紧施工,预计6月30日正常投入使用。五是5月20日,绿洲路街道组织屯河院子小区13名居民参观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现场讲解了污水处理流程、异味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并通报了污泥除臭技术项目改造进展。 | |||
上一篇: 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