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代表:
您提出的教科文卫类第19号《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思政教育质量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昌吉州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并给予我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自治州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导向,着力提升思政课办学水平、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思政课办学条件。自治州教育局严格按照区州党委的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学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聚焦顶层设计,绘制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规划图”。按照州党委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在全疆率先研究制定《昌吉州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以州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4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从课程建设、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协同育人4个方面确定16项工作措施,为全面推进我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谋好篇、布好局。
二是提炼经验做法,推广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集”。依托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成立昌吉州王学利思政课名师孵化基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十百千”工程,主办全国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暨高职牵头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向全国240名思政专家推广“一十百千”工程经验。举办昌吉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十百千”工程推进活动,总结2024年州级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思政微课比赛、思想政治创新研究项目经验成果,评选思政金课45节,立项区州思政创新研究课题40个。
三是加强培养带动,建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力军”。配齐配强思政工作队伍,招聘专职思政课教师40名,评选区州思政课名师24名、名班主任29名,培育区州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7个,名班主任工作室40个。健全完善州、县(市)、校三级培训体系,将专职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纳入州、县(市)党员干部培训和援疆培训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培、区培,举办州级培训班5期,培训教师310人;县级组织培训68场次,培训教师4362人次,学校开展日常培训。成立由各行业系统119名讲师组成的“育润庭州”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定期进校开展巡回宣讲,不断充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
四是坚持示范引领,下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先手棋”。命名自治区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6个,依托州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分学段成功打造“丝绸之路·北庭故城”思政一体化实践研修示范课程。充分挖掘昌吉州本土资源,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普教育基地等场馆阵地,培育提升30个州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思政创新研究项目研究为抓手,针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上好“场馆里的思政课”。深入推进“祖国情 中华行”青少年研学活动,1478名学生到北京和援疆省市开展研学,8万名青少年在疆内开展研学。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落实州县领导进联系学校讲思政课,建立自治州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师资库并发挥作用,落实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听课讲课,联系思政课教师、推动思政课建设工作要求。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标准,2025年底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达到70%,逐年提升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完善州县校三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体化培训研修体系,州本级每3年集中轮训专职思政课教师不少于5天,县市每年培训兼职(特聘)思政课教师全覆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共同体建设,加强与疆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持续推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十百千”工程经验,打造1批思政“金课”,形成1批思政教育创新研究经验成果。提升课程思政质效,建立“思政+”课程思政联合教研工作机制,发挥庭州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打磨1批课程思政示范课,选树1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名师。
二是有形有感推进实践育人活动。建立思政课一体化“大资源”库,引进援疆省市优质课程、自治区示范金课,遴选一批思政和课程思政优质课,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地图、网络云课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行动,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形成“一县(市)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育人矩阵。开展读书系列活动,举办“典耀中华”主题读书、“小手拉大手 亲子共诵读”和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建立思政实践教学联盟,支持农牧区偏远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指导学校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培育提升30个州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建“红领巾”讲解队,遴选1批思政实践教学精品课,打造教学“实景课堂”。开展“三交”品牌活动,推进“祖国情·中华行”青少年研学活动,发挥援疆省市优势资源,组织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小学加强活动教育、初中加强青春期教育、高中加强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大学加强课程教育和日常心理辅导,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配齐配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完善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每年全覆盖对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培训。用好国内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指导学校广泛开设家长课堂,引导家长关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落实《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意见》各项任务,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指导学校办好家长学校,通过昌吉家庭教育云平台、“亲子守望”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等形式开展好家庭教育培训。
上一篇: 对自治州十六届人民...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