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昌吉州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收悉。建议深刻把握新时代学校体育育人方向,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昌吉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州教育局专题研究,结合我州实际推进落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昌吉州始终将学校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全州现有中小学145所,在校生16.4万人;专职体育教师815名(师生比1:187),兼职教师148名;建成标准化运动场380块、体育馆38个,足球场176块,冰雪运动场地15块。近年来,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完善竞赛体系、强化条件保障等措施,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86%,优良率逐年提升。
二、工作成效
(一)健全政策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11项,将学生体质健康纳入县市政府履职评价体系。建立州、县、校三级联动机制,2024年州本级投入体育经费1090万元,县市累计投入1942万元,专项支持体育课程、赛事及场地建设。实施“体质强健计划”,推进中小学生每日在校体育综合活动时间不低2小时的要求,以大课间为载体落实“每天活动2小时”要求,创新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二)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全域推行“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双轨制,开发冰雪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等校本课程42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创新“健康知识+基本技能+专项训练”教学模式,推广“体育走班制”“微运动计划”,2024年体育中考满分率达42.3%。建立体质健康监测平台,动态干预体质薄弱学生2300余人次,实现体育教学“精准滴灌”。
(三)完善赛事体系,激发参与热情。构建“班级—校级—县级—州级”四级竞赛机制,年均举办篮球、足球等10类品牌赛事,县市、校级体育赛事2300余场,覆盖学生16.4万人次。2025年开展昌吉州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活动,涵盖田径、冰雪等10个分项,吸引全州七县市、6所州直属学校参赛。竞技水平显著提升:2025年在自治区竞赛中斩获武术7金、足球女子小学组冠军、篮球女子组亚军、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等佳绩,彰显体育教育成效。
(四)突出冰雪特色,拓展育人载体。连续五年举办“冰雪嘉年华”活动,参赛学生从2019年76人增至2025年309人,增长306%。创建全国校园冰雪特色校12所、自治区级滑冰传统校14所,铺设校内冰场15块。开展滑雪实践课程、冬令营等活动,带动家庭参与冰雪运动消费,获自治区冬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
(五)强化条件保障,夯实发展根基。实施体育师资倍增计划,通过招聘、返聘、引进退役运动员等方式补充教师235名,培训足球、冰雪教练员176名。投入1.2亿元新建改造运动场地,实现塑胶跑道全覆盖,配备AED除颤仪等安全设施。建立“校方责任险+无责险”双保险机制,覆盖16.4万名学生,实现运动伤害零纠纷。
(六)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凝聚多方协同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体教融合。2025年6月底前制定《昌吉州青少年足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州政府牵头的工作专班。优化“1+3+N”政策矩阵,将体育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设立“体教融合创新奖”。推动社会场馆与学校共享机制,节假日开放率达100%。
(二)创新活动载体,促进全员参与。实施“十百千万”提质工程:全年举办州级赛事15场、校级联赛3000场,覆盖学生20万人次。推广“一校多品”特色项目,新增全国校园特色校20所,打造民族体育、轮滑等精品课程。试点“AI+体育”智慧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监测运动负荷与技能发展。
(三)强化资源供给,筑牢安全底线。投入2000万元新建11人制足球场、轮滑场等设施,补齐城乡场地短板。联合卫健部门建立“运动伤害应急联动机制”,年内实现校医培训全覆盖。拓展“退役运动员入校”计划,2025年新增专职体育教师100名,师生比优化至1:150。
衷心感谢您对昌吉州学生身体健康的深切关怀!您提出的建议为我们指明了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路径。下一步,我们将以“教会、勤练、常赛”为目标,持续完善政策支撑、赛事体系和资源保障,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共同谱写昌吉州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 对自治州十六届人大...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