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秀燕代表:
您提出的教科文卫类23号《关于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服务工作体系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昌吉州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心理健康机制建设。2023年12月,州教育局联合州卫健委、妇联等15个部门,制定了《昌吉州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清单》,明确相关部门的重点任务,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实落地落细。2025年3月,州党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局整合疆内外专家学者、心理健康骨干教师,成立了昌吉州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明确了中心的组织架构和基本职责,制定了《昌吉州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指南》,从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个方面规范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标准,“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州教育局连续2年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督促县市、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二)强化教育教学,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用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读本》。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结合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开学季、考试季等重要节点,上好心理健康主题班团队会,做好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持续做好新生普查建档、秋季和春季心理危机排查等工作,“一生一策”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强化日常预警防控,健全“学校——院系(年级组)——班级——宿舍(家庭)”四级预警网络。完善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服务,2024年州教育局向州财政申请180万元经费,按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将6所州直属中学心理辅导室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各县市教育局通过各种途径筹措经费741万元,提升县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作用,每天至少开放1小时用于接待咨询,并通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拓展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师能力。州党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统一规划,分级培训,逐步分项推进。连续两年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40学时培训,通过线上线下讲座、实地考察、实操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2025年组织全州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自治区教育厅线上线下培训,选派1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市参加国家级培训。
二、下一步工作
(一)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校用好教育部编写的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读本,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主题班团队会和1次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等。依托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和开学季、考试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按标准配齐心理健康教师,中小学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1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办学规模低于1000名学生的学校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
(二)完善学校监测预警能力。指导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用好开学重要时段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同时,建立“德育处—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家长”联动机制,定期沟通学生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持续跟踪与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心理支持。健全完善“学校—院系(年级组)—班级―宿舍(家庭)”四级预警网络,实行网格化排查化解,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
(三)提升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指导学校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确保每日开放时间不少于1小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的一对一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认知、改善心理状态。由专业的心理教师、辅导员或经过培训的教师组成团体心理辅导团队,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评估辅导效果,着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四)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机制。健全“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宿舍(家庭)”四级干预责任体系,学校建立心理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迅速统筹协调;院系(年级)负责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具体落实;班级通过班主任和心理委员与心理危机学生密切联系,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并联系家长;宿舍(家庭)及时关注学生日常行为与情绪波动,形成家校联动。
上一篇: 对自治州第十六届人...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