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
对自治州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工交财贸类第10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4-23 12:27:58 来源:昌吉州发改委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裴绍晖代表:

您提出的工交财贸类第101号《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已收悉。经会商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近年来,昌吉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昌吉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自治州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系列政策措施。2025年,州党委、人民政府提出“强准东引擎、强昌吉州府、强县域经济、强营商环境”的目标,致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一)关于“与时俱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是系统谋划强部署。一季度,围绕企业急难愁盼,州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赴先进省市考察学习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经验做法,根据问题导向,结合我州实际和先进省市创新实践,重点突出审批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规范涉企执法、提高司法保障水平、优化为企服务模式6方面,拟定了年度营商环境重点措施,待州人民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保障。州人社部门积极落实自治区人社厅全疆就业信息“一张网”要求,进一步加大中国新疆人才网的推广使用力度,目前已实现就业岗位归集和求职者提交简历等功能,实现人岗自动匹配,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积极开展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组织企业赴疆内外开展社招和校招,有序举办“专精小”现场招聘会,推动招聘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在主流媒体上实时发布求职、招聘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二)关于“完善与民企沟通渠道,找准硬伤服务着力点”的建议。一是落实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州县两级发改部门已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和民营企业座谈交流、了解情况、听取建议,持续推动建立从问题反映到落实解决的闭环机制,着力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二是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州工商联牵头研究,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商(协)会制度,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及时准确了解民营企业情况、掌握诉求、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建立工商联形势政策宣讲长效制度,促进跨部门协同参与经济治理;推动政府各部门建立与工商联的联系协作机制,通过“州工商联抖音惠企政策直播间”,开展在线宣讲、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切实提高惠企政策的宣传面和知晓率。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实施“扫码入企”检查。坚持“试点先行、先点后面”的原则开展,综合推行“计划之外无检查”“综合查一次”“三书同达”等制度,切实降低行政检查频次。二是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清理并公布行政检查事项,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统一处罚标准和尺度。打造涉企执法监督平台,对涉企执法问题突出的部门实施重点监督。

(二)完善融资保障机制,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融资担保费率在1%及以下的,财政按照当年新增担保额的1%给予补助。二是强化金融服务。持续引进金融资源支持辖区民营企业融资,创新信贷模式,优化民营中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流程,推进金融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三是推动银企联动。开展“金融+商会+企业”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打造“商会搭平台、企业提需求、银行抓服务”的融资对接新模式,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三)优化综合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倡导“三到服务”。推动各县市(园区)将“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探索建立企业反映问题“接诉即办”闭环服务机制。二是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以服务专员为桥梁纽带,为企业做好精准服务。创新“AI+政务服务”模式,上线“吉小E”数字人,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昌吉专区)、吉速办小程序和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提供政策推送、政策解读、申报辅导等智能化服务。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昌吉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 系 人:王佳         联系电话:1361996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