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州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两会”精神,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州卫生健康委起草了《2024年实施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方案(征求意见稿)》。
现从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月31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您通过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宝贵意见。
以下为提出反馈意见的途径和方式:
一、电子邮件请发至电子邮箱:cjzwjwfgk001@163.com;
二、信函请寄至:昌吉市延安北路54号昌吉州卫生健康委(邮编:831100)。
三、传真:0994-2346697
联系人:樊文博;
联系电话:0994-2320097;
联系地址:昌吉市延安北路54号州卫健委
昌吉回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1月2日
2024年实施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方案起草说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州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两会”精神,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决定在卫生健康领域实施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州卫健委起草了《2024年实施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过程
该方案由州卫健委责任科室牵头起草,先后多次征求相关科室意见建议并修改,待征求公众意见后再次修改完善,并对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提交委机关会议研究通过。
二、制定依据和目的
本方案按照州党委十二次会议精神,旨在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大力实施10项“小而美”的医疗惠民项目。通过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卫生健康民生实事,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完善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突出医疗卫生保障的有效性、补齐民生短板的精准性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使医疗卫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中提出了“实现就诊就医‘多卡合一’”、“开展延时服务”、“试点“123”出院患者随访机制”、“实现线上医保(含慢病)结算”等10项“小而美”的医疗惠民项目,分别从就医服务、急诊急救、健康监测等与群众贴切的健康需求提供了一系列的便民措施。
《方案》中还包含了“推行‘信用就医’服务”、“推行‘预住院’诊疗模式”、“构建互联网医院满意度评价体系”等一批鼓励开展的医疗惠民项目,为各县市自主创新实施医疗便民项目提供了参考。
2024年实施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州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两会”精神,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州卫健委研究决定2024年在卫生健康领域实施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健康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大力实施10项“小而美”的医疗惠民项目,力争2024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12月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通过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卫生健康民生实事,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完善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突出医疗卫生保障的有效性、补齐民生短板的精准性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使医疗卫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主要任务
(一)实现就诊就医“多卡合一”。在取消公立医疗机构院内实体就诊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多卡合一”就诊流程再造。对全州公立医疗机构HIS系统进行改造,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主索引,将患者身份证、健康码、就诊卡等进行合并,实现就诊、缴费、报销“一卡”实现,提高就诊效率,改善患者体验。(责任科室:法规科、项目办)
(二)开展延时服务。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鼓励有条件的州县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实际,通过开通午间门诊、夜间门诊、延时门诊等方式开展延时服务,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就医时间差异化、多样化的就诊需求。每周四在昌吉健康云平台公布时间表,方便群众查询。(责任科室:医政科、基层卫生科、法规科)
(三)试点“123”出院患者随访机制。以奇台县为试点,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作用,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制定居家健康管理计划,并将出院信息层层推送到患者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第1步安排电话随访,第2步安排家庭医生进行见面随访,第3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同时,根据居家健康管理计划及时进行随访,对发现的问题通过远程会诊及时解决。逐步形成“手术在医院、康复在基层”的“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责任科室:医政科、基层卫生科)
(四)实现线上医保(含慢病)结算。依托健康云平台,开通“线上医保结算”功能,将医保结算窗口“搬进”手机,能够方便患者及时结算,享受线上报销。(责任科室:法规科、项目办)
(五)建立30个急救站点。在偏远乡镇卫生院共建立30个急救站点(详见附件1),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急救水平和能力,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方便群众紧急就医需求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救治服务。(责任科室:应急办、法规科)
(六)开设“零差价”药房。方便慢病患者,进行合理分流,在14家县级公立医院开设“零差价”药房,安排医师、药师对慢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并免收挂号费、诊查费。(责任科室:医政科)
(七)提供公立医院信息查询服务。在健康云平台、医院微信公众号,公布公立医院的检查、手术、治疗、药品等具体服务项目及价格,并为群众提供床位预约服务。(责任科室:法规科、医政科)
(八)推广“健康小屋”建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居)委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建设一批“健康小屋”(详见附件2),配备电子身高体重计、电子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等健康自测设备,设置健康宣传栏,引导群众养成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责任科室:疾控科、基层卫生科)
(九)开展婴幼儿家庭优生优育健康指导。依托婴幼儿健康管理,由家庭健康指导员对辖区内管理的0-3周岁婴幼儿家庭每季度入户访视1次,提供母乳喂养、护理保健、疾病预防、意外伤害预防等健康指导和宣教,通过入户访视,指导父母科学抚育,及时发现婴幼儿健康问题。(责任科室:妇幼科、基层计生科)
(十)推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组建州县两级医疗机构巡回医疗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和疑难患者的诊疗。通过派驻下沉专家,定期到医共体、医联体成员单位查房、义诊、指导,节约群众医疗成本,提高就医效率。乡镇卫生院组建巡诊小分队,定期开展村级巡诊,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二级及以上医院专业医务人员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1年以上。县级公立医院中层管理人员晋升职务,需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任职或挂职1年以上。(责任科室:医政科、基层卫生科)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卫健委要充分认识在卫健系统实施10项“小而美”医疗惠民项目的重大意义,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抓具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各医疗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推进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县市卫健委、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统筹资源力量,加大支持力度,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围绕群众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所思所想所盼,不断提升扩面,自主开展、创新开展一批医疗惠民项目(见附件3),切实提升群众就医服务体验。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市卫健委、各医疗机构要及时总结经验、挖掘亮点,利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宣传报道,全面展现项目成效。要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好环境。
附件:1.建设急救站点的乡镇卫生院名单
2.“健康小屋”建设任务
3.鼓励自主创新开展的医疗惠民项目
附件1
建设急救站点的乡镇卫生院名单
序号 | 县市 | 卫生院名称 |
1 | 木垒县 | 东城镇卫生院 |
2 | 大石头乡卫生院 | |
3 | 雀仁乡卫生院 | |
4 | 奇台县 | 老奇台镇中心卫生院 |
5 | 吉布库镇中心卫生院 | |
6 | 三个庄子镇中心卫生院 | |
7 | 半截沟镇中心卫生院 | |
8 | 大泉塔塔尔族乡卫生院 | |
9 | 芨芨湖镇卫生院 | |
10 | 吉木萨尔县 | 新地乡卫生院 |
11 | 三台镇中心卫生院 | |
12 | 泉子街镇卫生院 | |
13 | 大有镇卫生院 | |
14 | 五彩湾镇卫生院 | |
15 | 阜康市 | 滋泥泉子镇中心卫生院 |
16 | 甘河子镇卫生院 | |
17 | 水磨沟乡卫生院 | |
18 | 三工哈萨克民族乡卫生院 | |
19 | 昌吉市 | 六工镇卫生院 |
20 | 榆树沟镇卫生院 | |
21 | 阿什里乡卫生院 | |
22 | 庙尔沟乡卫生院 | |
23 | 硫磺沟镇卫生院 | |
24 | 呼图壁县 | 雀尔沟镇卫生院 |
25 | 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卫生院 | |
26 | 玛纳斯县 | 北五岔卫生院 |
27 | 塔西河乡卫生院 | |
28 | 六户地卫生院 | |
29 | 旱卡子滩乡卫生院 | |
30 | 清水河卫生院 |
附件2
“健康小屋”建设任务
序号 | 县市 | “健康小屋”建设数量 |
1 | 木垒县 | 3 |
2 | 奇台县 | 4 |
3 | 吉木萨尔县 | 4 |
4 | 阜康市 | 5 |
5 | 昌吉市 | 5 |
6 | 呼图壁县 | 5 |
7 | 玛纳斯县 | 4 |
合计 | 30 |
附件3
鼓励自主创新开展的医疗惠民项目
以下十项为推荐自主创新开展的“小而美”的医疗惠民项目,各县市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统筹开展。
1.推行“信用就医”服务。在实现昌吉州参保人员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基础上,深化医保、医疗、金融三方协作,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行“信用就医”服务。通过银行授权信用额度,让患者无需缴费即可直接治疗、检查、取药,实现就医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医疗费用,医保报销部分实时结算,其余部分通过银行授权的信用额度进行直接支付,提供更加灵活的支付方式,实现看病就医“最多付一次”。
2.推行“预住院”诊疗模式。与医保部门对接,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通“预住院”门诊,对符合住院手术指征的择期手术患者办理“预住院”手续,先行开展入院后、手术前的各项检查,待住院后即开展手术,并将“预住院”期间的检查费用一并报销,缩短患者入院检查等候时间。
3.构建互联网医院满意度评价体系。以互联网医院为试点,引入信息评价体系,由患者对服务态度、医风医德、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星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医院考核、医生绩效挂钩,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为患者就诊选择提供参考。
4.开展商业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建设全州统一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出院”与“赔付”无缝衔接的高效便捷理赔服务,逐步实现商业医疗保险参保患者在州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自动开启商保报销流程,在完成医保结算后自动获得商业保险理赔款。
5.搭建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在原有互联网医院基础上搭建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平台、实现快递药品配送全覆盖。实行就医、购药分开,在医生、患者、国药SPS+专业药房、配送企业之间闭环应用,实现医疗机构在线开具处方、患者凭外配处方线上多渠道自主购药功能,让患者根据搜药比价自由选择购药,以“线上问诊+快递送药”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
6.开通互联网医院“视频问诊”服务。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上线互联网医院,开通“视频问诊”服务。群众在选择互联网医院就诊时,通过图文、语音、视频通话的形式,向医生直观反馈病况、咨询病情,实现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实时互动。
7.建立完善无偿献血者关爱机制。为在昌吉州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献血者制发昌吉州无偿献血荣誉证,享受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查费用。落实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在保障急危重症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用血前提下,非急诊患者同等医疗状况下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与乌鲁木齐血液中心对接,打通异地用血绿色通道。努力保障昌吉州的无偿献血荣誉证持有者及其直系亲属在自治区医院就医时的用血需求。
8.推广“一键呼救”。在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在120指挥调度中心全面开通“一键呼叫”功能。由居民提前在健康云上预留健康信息,紧急时刻直接点击“一键报警”后,将个人信息及卫星定位推送到就近120指挥调度中心平台上,切实解决因地址描述不清、患者日常健康状况不明耽误抢救时间的问题。
9.持续推进优生优育项目点工作。依托中国计生协优生优育指导中心昌吉州项目点,充分发挥六大功能区(知识宣传区、咨询服务区、母乳喂养区、培训指导区、幼儿活动区、图书阅览区)职能,融入孕产妇全周期科普宣传教育。围绕孕产期保健、科学养护照护、儿童早期发展等特色服务,为孕产妇搭建起“一站式”孕产期健康管理,提供专属导诊、采血、胎监、彩超、心电图等“一站式”产检服务,必要时提供24小时远程胎心监护和居家血糖、血压监测服务。
10.在养老院设置医务室。与民政部门对接,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在养老院设置医务室,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老年保健、多发病诊疗、护理、急诊救护等服务,形成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使老年人在养老的同时得到医疗的保障,有效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